课程建设
坚持“健康第一、全面育人”思想,以足球为特色,在体育课、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体育锻炼和课余训练中纳入足球内容,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
将足球项目课程化,积极开发足球校本课程,并装订成册。开发实施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足球游戏、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每周每班安排1节足球课,开展校园足球联赛,每年至少组织2次校内足球班级联赛,学生参与校园足球的热情高,积极主动,年级挑战赛或趣味赛、技能赛、足球嘉年华活动,提高我校学生的体质,充分发挥宣传的主导作用,学校有校园足球小记者队伍,主要负责班级联赛的新闻发布,利用校报、微信、校园广播、魅力校园等,广泛传播校园足球的育人理念,引导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支持校园足球发展。
我校体育课建立了严格的体育工作督导小组与评估体系,每人每学期至少开设一次校级公开课、一次青年教师足球课、基本功比赛,利用体育课重视体育教育人才,加大了对体育工作的宣传力度,除了保证每天1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外,还有计划的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如“长绳比赛”“跑操比赛”等等,使学生进入自发、自由的体育锻炼境地而努力。除此之外,我校还能够保证每周开设一节足球校本课,聘请了拥有五台山俱乐部、南京市校园足球裁判长李磊老师作为我校长期教练员,对校队学生进行特殊训练。我校开设的足球社团被评选为玄武区“五星级社团的称号”并在18年被区里推荐到市里进行市精品课程的评选。在特长生专项课程设置方面,我校制定了一个长期的专项训练计划,特长生的培养就是立足社会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之才、有用之才。特长教育不仅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要。为了扎实开展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搭建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平台,规范特长兴趣小组辅导工作,切实提高辅导水平和效益,努力探索特长生教育的新途径,开创素质教育新局面,由学校喜欢踢足球同学组建一支体育特长小组,由体育教师和教练负责,利用校本和课余时间组队训练并指导参加比赛。建立一支优秀的足球特长队,由元老师负责训练工作,训练时间为每周的1、3、5、6。从初一年级抓起,要科学训练,要跟踪培养,掌握学生的竞技水平的动态变化,以及预测发展情况和输送方向。以科学的、系统的、分层次的训练为基本要求,制定出相应的特长生培养训练计划,建立相应的特长生档案,做好跟踪写实,力争参加市比赛获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