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和明师:银杏奖、斯霞式教师荣誉授予她——吴广芹老师


工作卅年,以德为先,坚守一线,她用无私大爱荣获斯霞式人民教师。

德风双优,模范履职,群众认可,她靠勤劳创业摘得玄武教育银杏奖。

她是师德宣讲的对象,是校长在教师心中树立的榜样,是家长在初一班主任配备中点名期待的明星,是学生们心中细致、耐心,同舟共济的广芹姐,是同事中有口皆碑的,忙碌、劳累而又不亦乐乎的教研组长兼班主任。她,就是咱十三中锁金分校的吴广芹老师。

师范生小王用爱祝福她:“我已经准备好成为像您一样的老师了!”毕业生家长感谢她:“没想到毕业多年,孩子还能得到锁中老班的心灵诊疗。”有人调侃道:育人苦,教书累,不被理解活受罪!而吴老师数十年来,对学生的爱却永远是最新鲜的。身为南京市先进教研组的大组长,一线的把关教学仍然细致入微。平平凡凡却乐此不疲,今天,我们就尝试用几把密钥,开启吴老师教师生涯的幸福之门。

生活心态:问心无愧求平静

【吴老师的读书笔记】特蕾莎修女曾说“人只有内心平静才会变得强大起来,而拥有强大内心的心才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会因为强大而变得心胸开阔,礼貌谦卑”。我觉得:问心无愧才会心情平静。

【吴老师的30年感悟】正如于漪老师所言:一辈子学做教师。教学相长,常常是学生感动了我,让我体会到师之幸福,让我甘心做一辈子普通教师。

俯仰无愧,静水流深,这是她幸福的秘诀。

教育教学:学生为本爱为根

从教30年,班主任工作19年。教学上,她耐心创奇迹。她用名条抓订正,关爱后进生,每天7点之前到校……课堂教学上,她把每一节课都当成公开课,总能从学生的角度想一想,精心准备,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或教训。辅导学困生方面,她以“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为追求,尤其关注学困生。班级管理中,她严格行为习惯的养成,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她懂得:尊重是教育的前提,爱是教育的灵魂,责任心是教育的基石。

师德师风:舍己为人是先锋

榜样暖人心,党员有先进。身为一名老党员,吴老师在师德师风上已然成为同志们“对标找差”的标杆。对工作积极面对,总把困难留给自己……且看两则微故事。

故事一:关键时刻 舍我其谁

吴老师是德育的骨干,更是教学的能手。“课本中为什么要把‘与已知直线平行’改为‘与这条直线平行’?”她一定要寻根问题。身为教研组长的她,凭借着钻劲儿,带领同志们努力参评市先进教研组。本想专注为学校数学组寻求突破,却又面临家校双重考验。老父亲生病住院,儿子初三冲刺,所教班级班主任需要中途接班,正考虑合适人选。职称、荣誉应有尽有,儿子、父亲不可不顾,她本有千万理由与学校说明。但在学校请她出山征询意见之时,她没有讲一句家里的困难,果断接受。在父亲生病住院期间,仍是早早找到学校,陪伴晨读,常常利用课间时间吃几口冷餐。坚持上好每一节课,从不耽误学生一节课,批改作业不打折,忙好学校的事务后再去陪伴父亲。班级带得好,成绩顶呱呱。年底评优评先,领导同事们都一致认可她,可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已经是优了,考虑其他人吧,很多人都做得很好,我也不需要这些荣誉去评职称了。”于是,本是名副其实的荣誉,可在她而言却常有却之不恭的烦恼。

故事二:“教好别人的孩子”便是教子

吴老师教子的妙方竟是全力教好别人的孩子。身怀六甲的吴老师前一天还坚守在课堂,第二天,她的儿子就顺利出生。与在家待产的妈妈不同,一次次专注的阅卷,一张张求知的面孔,便成了宝宝别样的胎教。儿子出生,又添责任。任教毕业班的她,于家于校都有重责在身,可她没有顾此失彼。压力大,持续疲劳,她牙龈红肿,嘴唇开合间忍受着疼痛。第二天,她坚持用清晰的语言在台上演绎每一道题。也是在那段艰难的日子,她还应毕业生家长哀求,去开导就读于南师附中却焦虑厌学的小刘,几番暖语动人心,恢复自信的小刘后来被早稻田大学录取。寒冬腊月,上小学的儿子还在熟睡。陪吃饭、送上学,一般妈妈看来正常的事情,长年班主任的吴老师从不奢望。在幼小的儿子眼里,妈妈是改卷子的能手,而爸爸才是讲故事的能手。天空飘着雪花,仍是最早进校的老师之一。一个冬天的夜晚,儿子告诉她:“妈妈,我今天手疼。老师给我擦了护手霜,现在好多了。”她握住孩子皲裂的小手,自责地说不出话来。

舍己为人,言传身教。在孩子初三阶段,她也是忙好别家再关心自家,儿子在成长中学会了尽好本分做好事,终于品学兼优长成才。正是这双曾冻裂小手,在国家公祭日和习近平总书记一起为公祭鼎揭幕。儿子的行为庄严而神圣,母亲的榜样润物无声。

教师团队 群星闪耀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锁中有吴老师这颗耀眼的明星,更有一支精良有爱的教师团队。明星名校,用爱打造。当名师或许要有机会,但做明师一定要舍我其谁!锁中老师们在名誉下更能明白:立德树人是自己的职责,教书育人是自己的选择。我们一起建设着大爱校园,一起分享着同学们的喜怒哀乐,一起抒写着自己的无悔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