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上午,来自玉林的数十位英语教师跨越迢迢山水来到南京十三中锁金分校参加“十三五”英语名师培养研修。活动分为两个环节,课堂观摩和说课评课。来自十三中锁金分校的两位资深英语教师——杜茜茜和尹浩老师分别给在座老师带来牛津译林版教材的8A Unit4 Integrated Skills和7A Unit4 Task两节示范课,在座的研修老师们无不凝神细听,勤于笔记,举起手机记录课堂精彩瞬间。
杜茜茜老师所展示的这节课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导,以制作简餐为话题,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紧紧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展开教学。在导入部分,杜老师利用学生初一时制作沙拉的活动照片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视频让学生回忆制作沙拉的步骤,生动又直接地展开本课的主要话题。在呈现阶段,杜老师有意识地在帮助学生回顾旧知的同时启发学生获得新知,这样做既降低了在听力材料获取信息的难度,又提高了学生的听力效率,增强学生语言输出的信心。在训练阶段,杜老师以教材内容为蓝本,有效地改变了部分随堂练习在一般教学中的顺序,使得这些练习在她的教学设计中起到额外的连贯作用。在应用阶段,杜老师设计了独特的四人小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一边动手制作简易食物一边讲述自己的操作步骤,寓学于乐,赋予语言输出以实在的意义。最后是拓展阶段,杜老师以一篇与主题相关的短文将本课主题上升到东西方文化的比较,从西式的沙拉、三明治的制作讲到中国的简餐文化乃至中国饮食文化的阴阳平衡,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和评价思维,也让学生在饮食这一看似寻常微小的文化层面去体会差异、理解差异、尊重差异、拥抱差异。这节听说课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听说训练中锤炼思维技能,形成属于自己的思维产品。
第二堂课,尹浩老师为研修老师们展示初一第四单元的写作课。这节课作为本单元主题“学校生活”的延伸,紧扣Reading部分Millie的学校生活展开。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回顾,将写作课的重点词句涵盖其中,逐步引导学生从“有哪些活动”的事实陈述转向“这些活动有什么意义”的评价和分析,由易到难的活动设计恰恰体现出思维过程的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以这样的方式提示学生注意写作的逻辑顺序。本课的另一大亮点就是名人名言的补充教学,这些名言与教学语境融为一体,毫不突兀,既能提起学生兴趣,又能丰富本节课的语言输入。尹老师格外注重课堂写作效率,让学生当堂完成作文,再利用实物投影的方式展示同学的作文,与同学一起现场纠错。尹老师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学会自己组织、内化阅读材料,转化生成自己的内容。这种过程—结果教学法的优势便在于它能及时巩固语言知识,以一种控制性、指导性的练习提高语言的准确度,在“准备—写作—修改—编辑”的过程中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取写作技巧。
最后,杜茜茜老师和尹浩老师分别就自己的公开展示课进行了说课自评,并对现场研修老师提出的问题一一做出解答。随后,张晨老师和陈劲老师对两位老师的公开课进行了点评和总结。一上午的学习与交流内容丰富而紧凑,研修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