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家长课堂:鸿翼家长学堂(二)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


古琴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国风》中就提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我国最早的弦乐器就是琴和瑟。为了让同学们更多的了解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10月16日下午,初一年级鸿翼家长课堂第二讲邀请到初一4班胡毓人爸爸,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堂令人印象深刻的古琴介绍课。

家长学堂开始前,初一2班的臧泽坤同学和初一3班的班主任王晓涵老师分别为同学们带来了《酒狂》和《神人畅》两首古琴曲,琴音深沉,全场肃静,同学们初步感受到了古琴这个古老乐器的独特魅力并陶醉其中。

学堂正式开始,胡毓人爸爸首先给我们介绍了古琴和儒家的关联,儒家思想是影响古琴最深远的哲学思想之一,我们所熟知的孔子也是非常著名而伟大的琴家,让同学们对于古琴审美理想和标准有了初步的认识。他还讲述了几个有关古琴的故事,其中就有出现在初一课本中的《伯牙绝弦》,《高山》《流水》两首古琴曲就出自这个故事中。接下来介绍的是古琴曲的曲型及类别,有结构宏大的大曲《广陵散》《胡笳十八拍》,有精致的小曲《酒狂》,《关山月》,还有感情浓郁的《苏武思君》,《阳关三叠》等,每首曲子都表达了不同的情感。

历代的琴人,都特别强调环境的优雅,因为只有在这种环境里,才能生动地体现出“天人合一”的理念。所以,那些动人的琴声,往往出现在半帘幽梦的窗前,一地银霜的月下;出现在芦花飞雪的水畔,烟岚笼罩的山林。有人把中国的古琴艺术称作“手指的舞蹈”,我觉得这个比喻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1月7日在其巴黎总部宣布了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的古琴艺术名列其中,这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肯定,我们都应该尽力保护、传承我们国家的这些传统文化。

最后,胡毓人爸爸和胡毓人共同给大家带来了古琴与茶艺的合作表演。只见爸爸静抚琴弦,凝神静气,女儿注水洗杯,有模有样,那优雅、美丽的画面引起全场同学的专注欣赏,陶醉,没想到中国传统文化竟有如此大的魅力。

最后,初一年级主任高芳老师总结两点。第一、宁静方能致远,宁静产生美感。第二、礼仪之美在传统文化中,在我们心中,在我们身边,道不远人。最后寄语初一学生能习礼,明礼,争做“君子”“淑女”,追求成为一个个仪态优美、温文尔雅的人。

这次鸿翼家长学堂使同学们收获颇丰,我也有一些感触:古琴上的一个个年号,留下的是时间的驿站,也留下了文化的阳关。那七根中国古琴上的丝弦,穿越了无数次寒来暑往,连接着古代与今天。古琴的音色是多么优美啊,可如今能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它?我们都应该注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它们就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