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成就人生
老师们、同学们好!我是来自初一10班的徐忘言。今天,我的话题是读书。
在演讲之前,我来给大家讲一件小事情。
我曾与一位朋友做过如下交谈:
“你看过《小时代》么?”我问。
他回答:“当然!”紧接着,就开始侃侃而谈书中内容。
我冷不防来了一句:“你看懂了书背后的思想吗?”
他顿时语塞,没料到我会问这一句。
那么,通过这件事情,你看出了什么?答案是,有人读书就像一个饿汉,抓着东西就囫囵吞下,连滋味都没品出来,只求填饱肚子就行。所以,读书要学会思考。前段时间,我看了一位小学六年级学生的作文。这篇文章是一篇读后感,是关于鲁迅的《孔乙己》的读后感。文章的思想如鲁迅一般深不可测,甚至远远超出了我们这些初中生。在惊叹的同时我看到了文章的结尾,恍然大悟。《孔乙己》,这篇不算长的文章,他整整读了七八十遍。每一遍,都品出了鲁迅的一份思想;每一遍,他都把汲取的知识在心灵中发酵,最终达到了如此文采,如此思想。通过这两件真实的事情,我想让大家明白:读书,其实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灵魂会逐步净化,思想会渐渐升华。“读书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学会选择书籍,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有人喜欢看漫画书,书中的内容的确可博人一笑,但笑过之后就什么也留不下。相反,有人喜爱名家书籍。名家书籍优秀在它们独有的那一种思想,一种或淡雅或讽刺或清新或辛辣的风格。我建议大家选一些较有深度的书来读。读过一遍,每天思考。待到略有遗忘的时候,再读一遍。就这样反复阅读,反复思考,我们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有人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所以,热爱读书吧!像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那样,热爱读书,阅读撼人心弦的高贵作品,亲炙伟大性灵的教化,吸收超越生老病死的智慧精华,让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时空,让心灵沟通已知和未知,过去和未来。
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读一本高尚的书,可以使心灵充实,明辨是非,让人有爱心,行为文明、礼仪规范;而读一本浅薄的书,则使人心胸狭窄,不知羞耻,让人变得自私残暴。
现在,我们比先辈拥有了更优越的学习条件,能心无旁骛,日以继夜地遨游学海,向书山攀登。我们是新一代读书人,志存高远,力争朝夕,我们要在学好课本知识后,博览群书,在书中读李白的潇洒,读苏轼的豪放,思鲁迅的冷峻深邃,品冰心的意切情长。历经苦难的高尔基说:“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我们又何尝不是呢?读书带给我们最隽永的乐趣,最恒久的动力;读书带给我们心灵的和平,精神的慰籍。朋友可能离去,书却是最忠诚的伙伴,时光不断流逝,阅读却让我们永葆青春!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同学们,让我们畅饮这“源头活水”,攀登这人类进步的阶梯,成为知识的富翁,精神的巨人,成为祖国21世纪的高素质的建设者。
我的发言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