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简单来享受音乐的感动(晨会发言稿)


用简单来享受音乐的感动

                乐康

 各位老师、同学:                  

          早上好!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发言,我校的艺术月活动即将开始,在这样一个充满朝气的早晨和大家一起分享一点我的个人感悟,我心怀感激。我想,是音乐拉近了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是音乐让校园充满了活力。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用简单来享受音乐的感动》。我想从一部动画片谈起。

这个暑假,一部名叫《麦兜当当伴我心》的动画片无意中窜到我的耳朵。影片中那简单的和声、奶声奶气的吐字,少儿特有的那一丁点儿走音,天籁纯净的童音,深深地吸引了我,我的脚步连同我的笑容凝固在那一刻,眼睛就再也没有已开过银屏。在我的记忆中,《音乐之声》曾让我感受美好,《放牛班的春天》让我感受音乐的崇高,而这部电影却是用一种简单的幽默在表现着音乐的形式,是在精神上以儿童的自然简约回归音乐的本真。这丁丁当当的童音引发我不得不从原点来思考音乐是什么?音乐教育是什么。

         人,为什么需要音乐、文学、诗歌、绘画等艺术,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思想家几乎全部涉足过这一命题,在普通人的心里,我们只知道开心了会哼唱小曲,不舒服的时候就会用音乐来放松、来舒缓压力。我们的生活里无处不存在音乐。当你被音乐所打动,去倾听它,是否感觉到内心的震撼?你听到音乐的旋律,是否感到一种力量吸引着你?这样的语言如果太抽象的话,换成电影里的麦兜的语言:“ 其实那是感动,是你心里不知给什么东西是窜来窜去,不懂得怎么表达……那是你一直压抑着突然爆发出来的感情…..感情起初是七彩斑斓的,但是在你的心里、肺里、肝里,搞着、时间久了,就会变得黑不溜秋,可是发黑的感情,内里还是温软甜美的,只要我们还有音乐。”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需要音乐不是因为音乐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从没有工夫去想这些复杂的事情,而是音乐本来就是一种存在。音乐本身就是理由。

         经常我会听到同学说:“我没有音乐素养,我听不懂高雅音乐。”其实,我们的心都被某一个歌声打动过,在音乐厅响起纯美的和声,动听的旋律时,歌声掠过心灵的一刹那有谁会在乎到底有没有听懂音乐呢,不需要解说,不需要历史背景介绍,不需要乐理知识,更不需要宗教信仰,只要我们真的被打动了,我们就听懂音乐了,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我们曾经投入的聆听了。

音乐何须懂?很多时候,我们听不懂音乐,不是因为我们的欣赏水平低,而是因为音乐不能直接传达那种视觉性、语言性的内容。我们没有必要用文学化、美术化的方式去诠释音乐这门艺术,它是由声音构成的,而声音,只是一个听觉的信号,但却传达给我们真实的喜、怒、哀、乐。敏感的听觉,丰富的联想,是我们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要想理解音乐,需要调整自己的联觉习惯,才使得音乐这样一个纯粹声音的艺术得以表现听觉以外的内容。

音乐何须懂?听者有其感,同一首曲子,可以是是高山流水,可以是清风明月,亦可以认为是百鸟朝凤……它是人心中的画,自然可以用自己的双耳来描绘。不必为没有获得与别人相同的听觉形象而自卑、自责,相反,可以为我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而庆幸。即使分析不出每个音符的意义,即使不懂音乐究竟描绘的是什么,只要能看到它们跳动的笑脸,只要能体会到音乐带来那些许的心灵抚慰就够了。

让我们体悟音乐之美,每个人都可以和音乐无限接近。用简单来享受音乐的感动。

最后,预祝同学们艺术月收获多多,在艺术中体味人生感受快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