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小学科教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简介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初中小学科教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简介(已结题)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锁金分校课题组  主持人:马剑波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学生健康发展的要求

2、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

3、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课题的界定和研究目标

1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将会遇到小学科、心理、积极心理、积极教育、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等核心概念:

初中小学科教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在初中教学阶段,以小学科教师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和心理潜能为开发着眼点,进行实践研究,探讨初中小学科教师积极心理的有效途径,增进初中小学科教师教育幸福感。

 2、研究的目标

1)教学发展目标:帮助小学科教师提升自我效能感,提高工作效能与生活热情,增进主观幸福感、提高生活满意度。

2)理论建设目标:对新时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进行一次探索性尝试。

3、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课题内容涉及到小学科教师自尊、适应性、希望、目标设置、自我效能感、成就感、幸福感、积极情绪、乐观、生活满意度、价值观等。

4、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1)帮助初中小学科教师了解产生心理偏差的原因,寻找自我心理调节的有效途径。

2)帮助小学科教师提高工作效能与热情,寻找心理平衡,形成积极主动的工作、生活态度。

3)促进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克服教师队伍中的职业倦怠,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4) 提升全体小学科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总之,本课题的研究是基于学生成长、学校发展、教师提升而开展的实践性研究,推进教师通过反思与研究,自我提升心理素养,整体性提升团队合作力量。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主体教育理论

2、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