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后,初一年级集体观看了励志电影《摔跤吧,爸爸》,看完后同学们感慨万千。咱们来听听初一10班的同学们怎么说:
顾佳媛:
我们观看了一场热血与激情相碰撞的一部大片--《摔跤吧,爸爸》
狮子一样的父亲,不容置疑的理想,从头燃到尾的正能量,在与大反派“性别歧视”的较量中,他的威严和谋略,是绝地反击和正面进攻的政治正确和人性胜利。他是女儿为自己争取命运自主权与尊严的指路人,也是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荣誉的践行者!他的话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
“你如果赢了这场比赛,就能成为上百万女孩的榜样,告诉她们,其实女性还有别的出路,打破所有对女性固有的偏见。”
对的,女性不是只生活在锅碗瓢盆中的,她们也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这个世界充满假相,唯有痛楚不会说谎。”
痛苦是上天的恩赐,不错的,只有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记着,爸爸不能时刻保护着你,爸爸只教你如何战斗,你要战胜自己的恐惧,试着自己拯救自己。”
父亲年轻时是位摔跤运动员,梦想成为世界冠军。无奈因生活所迫,又遭陷害,只能放弃理想。
可是,一腔壮志未酬,心里有太多的不甘。
于是,将梦想寄托在生儿子上。偏偏连生几个都是女儿。直到邻居领着被揍的儿子上门告状:“你们家两个女儿把我儿子打成什么样了?”父亲这才意识到基因的力量,于是,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被强制剃短发、练体能,活生生从“女神”变成了“女汉子”。训练的辛苦与波折自然不必多说。幸好,她们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好好练习。
她们最后站在了世界冠军的奖台上,为父亲、为自己、为千千万万受歧视的印度女性,赢得了掌声和尊重。
张陶语: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十分励志的电影,看了你会知道什么叫做“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与“有志者事竟成”。现在,跟我一起来看看这部电影吧。
在印度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个叫玛哈维亚的人,他是一个国家级摔跤能手,曾经拿过好多的奖牌。但是,因得不到国家资金资助而止步在了通向世界大赛门槛前,他不得不放弃了自己心爱的摔跤事业。他一直希望有一个儿子,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让他的脚步踏上世界大赛的领奖台。可惜“天公不作美”玛哈维亚连得四女。就在他心灰意冷的时候,他的两个女儿——吉塔、巴比塔打了两个男孩子,这令马哈维亚看到孩子的摔跤潜质,他看到了希望。于是,他开始严格训练吉塔和巴比塔。
从此,吉塔和巴比塔被剪去长发,穿上短裤与T恤,走上了摔跤的道路。一路上,充满了汗水、泪水,冷嘲热讽,她们一一克服。吉塔很快斩获了全国冠军,进入国家队。教练让她忘掉以前所有的摔跤方法,这使吉塔在国际摔跤比赛中表现不如人意。于是,爸爸就潜入国家队,帮他训练,帮助吉塔找回初心,最终取得了世界冠军。
当吉塔在比赛快结束时,冲到对手身后,用尽全身的力气将对手扔向空中,划过一个完美弧线,把对手扔出界,获得了宝贵的五分。我觉得她不仅摔出了她的梦想,还摔破了一路上人们对她的嘲讽,不屑。它们通通烟消云散,这真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其实我们的人生也一样,都是在不断地将不可能转变为可能。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一定要紧盯目标,一路前行,付出汗水、泪水。遇到困难,绝不放弃,永不退缩,勇往直前,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人生如斯,学习如斯,不断将不能转变成可能。期中考试只是对我们这一阶段学习的检测。不管结果如何,只要我们努力过,则没有遗憾。觉得辛苦,觉得很累时千万不要放弃,因为我们在爬坡,在进步!期中考试结束,挑战并未终结,让我们朝着未来,朝着理想努力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