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以后干什么?休息?睡觉?刷手机?没意义!学霸班级当然选择的是更高大上的活动啦。中山陵游学义工一日行,跟我走吧,向阳之地快乐出发!
一大早,按捺不住雀跃的小心脏,同学们整装待发,向着中山陵进军。瞧!他们看起来多精神!
刚入中山陵,首先看到的是一座鼎。“这是孝经鼎,孝经鼎位于中山陵广场南端正中,是戴季陶和当时中山大学师生捐建,鼎内有六角铜牌,上刻戴季陶母亲黄氏所书《孝经》全文,所以称孝经鼎。鼎外观圆形,三足两耳,由三节组成,可以拆卸。鼎壁一面铸有“智,仁,勇”,另一面铸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个字,这八个字解放初被磨去。”热心家长王洲妈妈细致入微的解释道。作为南京的学生,这些材料也多次从书上看到过,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哪一次也没有这样的亲身经历来的影响深刻。
高耸入云的台阶是用白色的大理石做成的。同学们立刻快步走上台阶,来到第一道门。“那是什么?”“博爱是什么?”听着周边的同学议论着,我的心里不犹有些好奇。“这是博爱牌坊,是国父孙中山先生说的,意思是:不能自私自利,要有爱心,心胸要宽广。高大的花岗石牌坊,“博爱”两个金字,就像是先生墓志铭的高度概括。”王阿姨解释说。
天气不算好,雾气弥漫。但跨越无数台阶,终于登上顶层的同学们,此刻却显得无比兴奋。这雾气笼罩的景致倒被赋予了一种别样的情趣。
中山陵,好风景。但观赏美景的同时,也不能忘了正事儿!是呀,小小环卫员们,开动!披上鲜艳的制服,捋起飘扬的红领巾,同学们身上都仿佛装上了雷达,还有警报器。哪里有垃圾,哪里就有他们矫健的身影。现在,静谧的湖心亭周围,环绕着各色的食品包装袋。当然,无处不在的纸屑也遍布视野。这凌乱的一切,自当属“环境护卫队”义不容辞的责任。
只见同学们训练有素地齐刷刷弓起背:或蹲伙或盘,或立或坐……塑料袋毫不犹豫地套在那些可恶的“环境破坏者”身上。有身手敏捷的,则是逮到一个“抓”一个,手中动作不停。目光像火烧似的,扫到哪儿,哪儿就要被“洗劫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