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下,青青紫金山旁,一场“基于学情、深度备课”的南京市初中物理教研活动开始了。我校的代怀安副校长与人民中学孙九林老师对《电能表与电功》这一课进行了同课异构。代怀安老师从生活中烧水、充电、电动小汽车等实例出发,衔接一个令人拍案叫绝、充满玄机的魔术,揭开了电能转化的秘密。通过电功与机械功的类比,代老师引导学生从能量的角度去认识电功。在研究电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代老师精心准备了一段“现代手机快充技术视频”,帮助学生了解电功与电流、电压、通电时间有关。在实验阶段,代老师基于学情,带领学生细致深入地分析实验器材、找到实验方法、设计实验,层层递进。最后还在课堂上亲测了电水壶中电流1分钟做的功。
名师的课堂总是让人受益良多。课堂展示结束后,在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中学物理教研员胡少希的主持下。全市的教师对这两节课展开了积极的讨论与研究。孙九林老师和代怀安老师都对这堂《电能表和电功》的课,提出了自己的理解。看得出来,对于这节课他们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剖析。
南京市物理学科中心组成员、南京市物理学科带头人:孙红文和蒋新老师分别对这次活动进行了分析、总结和评价。孙红文老师从“坡度”、“难度”、“适度”三个角度分析了两节课,肯定了两位上课老师大容量的课堂、富有高度的教学视野。蒋新老师则从“立足宏观”、“立足生活”、“立足学生”三个方面肯定了两位老师的研究课。这种基于学情,在深度备课的基础上展开的研究课,为全市初中物理教师做了一个生动、真实、全面的诠释。
今日之物理课,是围绕着“学生学情、深入研究”主题的物理课,更是扎根于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课。物理的观念、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探究、科学的态度与责任在课堂上表达得淋漓尽致。真正为了丰富学生的思维而教!在这样先进的教学理念下,相信我市的中学物理教学会蒸蒸日上,培育出真正有科学素养的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