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德育工作反思性总结

  • 发布时间:2011-01-06 09:18
  • 作者:陈乃香
  • 浏览量:430

   向耶鲁大学捐款:张磊教育了我们什么

     茆国芳   2011-1-17

 

《环球时报》2010110日报道,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毕业生张磊向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捐款8888888美元。这位曾经是国内的高考状元,曾经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国际金融的学生,国家、社会对他的关爱与培养力度,及对他的期望,应该说大于耶鲁大学所给与的,但他为什么却有如此慷慨之举?一时间,理解者有之,愤愤者有之,匪夷所思者有之。

捐款当事人张磊事后却很平静的说“是耶鲁改变了他的一生”。在张磊看来,自己成为天之骄子,完全在于自我的勤奋,与社会、学校的培养无太大的关系。目前国内应试教育的重点在于强调应试技巧、忽视对学生人性、道德的教育,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而言,存在很大缺陷。大学教育,功利性太强,学术造假时有所闻,平时对学生的管理、学问的进步与未来发展基本处于“放羊放养”阶段。在张磊看来“是耶鲁改变了他的一生。”这样,理解他的捐款之举就不足为奇。

相信对这件事,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自己的评判。但是有一点值得大家共同思考:作为一个在国内生活20多年,受国内教育10多年的精英,张磊为什么捐款给耶鲁大学而不是中国的大学?耶鲁到底给了他什么?国内的教育除了给张磊高分还留下过别的有价值的东西吗?

站在张磊的角度,耶鲁大学给予了他有价值的学识、有价值的思想、并付诸于有意义的实践,形成有价值的产业。

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从这一事件中得到那些教育?

个人认为:要教给学生有价值的东西!不可否认,高考指挥棒下,分数是有价值的。但是,分数不是一切。而且,在中学阶段传授知识,追求分数同时,开展一些有真正意义活动,触及其心灵,就有可能留下难忘的记忆,乃至影响其一生。

反思2010年的工作,很琐碎、很平淡,但每一步走的都很坚实。也正是朝着这样的目标去努力的。最引以为自豪的是成功策划并精心组织了高一年级大型户外拓展训练活动。这项活动,让高一540多名学生人人参与其中,培养规则意识、合作精神、服从团队,增强班级凝聚力;学生们在活动中收获各不相同。在随笔中,很多同学都留下了自己的心灵感悟。南京电视台、南京日报、东方卫报等媒体报道了此次活动。认为这项活动开了中学校园的先例。穆校长、张校长、校心理咨询室老师在刘梅主任的带领下也兴致勃勃加入同学们的队伍中,将活动推向高潮。

紧随其后,高二年级在管委会领导下组织了精彩的达人秀活动、高三年级在管委会领导下安排了“沿途有你”师生迎新年活动。富有个性的年级活动,让同学们一展才华、激发潜能、是青春绽放活力,是校园显现勃勃生机。(借此机会,感谢校长室、年级部的大力支持。)

联系自己的工作,反思一学期以来高中德育处工作,一些德育活动深受学生的欢迎,达到了预期效果。但是,在德育常规方面,还有很多地方有待改进和加强。

大家都觉得这几年学校生源质量好了,可是,学生是不是德育常规都做到位了?很显然,没有!个别学生口出脏话、发型怪异、品行不端、甚至撒谎成性、偷窃成风、男女生交往没有正常的羞耻感等等。我始终觉得,不是我们的常规做的不错了,恰恰说明,我们的常规管理还有漏洞,我们管理不够严格,才使得校园不像校园,学生不像学生。有人说“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坏学生是惯出来的。”这其中,有家庭的因素、社会的因素、我们也当自问:有没有我们教师管理上的因素?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我能做些什么?

第一、学校领导大力支持,对常规德育予以高度重视。常言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学校发展不重视学生良好品行养成,这样培养学生是病态的,也是无法立足于社会的。

第二、  德育处科学考评班主任工作,尤其是严格对班主任常规工作考核。将学生班级常规考核当做考评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大检查、抽查力度、发现问题、一查到底。学校提出德育创新的同时,应该立足于常规德育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立足于创新的科学性、实效性、可操作性。

第三、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引导班主任特别是年轻班主任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为人师者,是学生的楷模,一言一行,当慎之又慎。要引导班主任开展格调高雅的班级活动、采取宽严相济教育方式。不能一味迎合学生,给自己工作带来被动、给学校造成负面影响。

第四、  年级部处于学生管理的前沿,应进一步加强与德育处配合,严格管理好本年级的学生。对个别棘手问题,可以与德育处商量,采取最佳教育的方式。决不能姑息迁就,否则,会功亏一篑。因为,就像好的行为有带动作用一样,不好的品行也会传递、效仿。(比如对于本年级中,个别发型不合要求的,班主任一定要督促其整改到位;比如:对于个别学生品行不端,查清楚究竟是哪方面问题,属于心理问题的就要和家长沟通好,达成一致,接受正规治疗;如果是疏于管教形成恶习,就应当让他收到纪律的约束,违反校规校纪,就要受到处罚。只有让出错的学生受到必要的惩戒,认识到违反规章制度和纪律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他们的不良行为才会约束。这也是,教育他们学会在成长对自己言行负责的一种方式。否则,恶习不改,将会铸成大错,更是对他本人、对他家庭、对社会的不负责。)

总之,德育常规看似小事,其实,小事不小,因为,这也是学生一生成长中有价值的东西之一;学生教育,也非班主任、年级部、德育处专利,因为,学生也是学校的学生,是我们大家的学生。

    反思一学期来的工作,有付出、有收获,有遗憾,但,更重要的是有梦想、有期待、有行动。

2011,让我们与梦想结伴,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