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反思

  • 发布时间:2010-06-25 11:56
  • 作者:
  • 浏览量:18

    时光流逝,转眼间我在美丽的雨中已经度过了一个春夏秋冬。在这一年中我收获颇多。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反思。

     一:反思自己成功做法

    在本学期,我开了一节全区公开课。课题是七年级下的第一单元《渴望春天》,获得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并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我非常高兴。回想一节课的内容是合理紧凑,也是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让孩子在欢乐中体验感受音乐的美好。另外让学生并学会参与表演,加深对音乐的了解。为此,我特别精心设计了课程导入和结尾两部分。导入部分,我选用了一只可爱的燕子衔着橄榄叶在天空中飞扬的画面,伴随着熟悉的儿歌《春天在哪里》,同学们走进教室,在视觉与听觉的感知中自然的进入接下来的环节中。在教学过程临近结尾的部分,我安排了一个音乐游戏,让同学们根据音乐的节奏特点打击乐器。既增进了对音乐的理解又培养了乐感还有增强了同学之间的配合能力。可谓一举三得。总之,我认为每一节课中都要有新颖的地方,用精彩的环节去吸引每一个学生。

   二:反思要改进之处

   当然,每一节课都不能做到完美直至。我在那一节公开课后自己和前辈们都探讨了不足之处。细节是决定课堂效果的关键。例如,我在教学的一个欣赏环节中想通过给学生观赏奥地利作者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春之歌》,能让学生感悟春的美。但是我在时间上考虑还不够,一首将近6分钟的曲子,到底是听完还是听片段没有仔细推敲。于是我全部给学生听完了。导致最后游戏时间有点的赶。这都让我体会到一节课要想追求精致完满,那么每一个细节都要考虑清楚。

    三:反思同行之共识及精华

    本学期4月,在市教研员安排下,几位在省里获奖的老师在我校开展了一次优质课展示的活动。我听了以后感触颇深。尤其是南京29九中的李静老师的《江南的韵》这节课。她无论从教学语言,到课堂设计,每一个环节都是丝丝入扣,天衣无缝。精彩的古筝弹唱引入课题。把大家带入江南美景中。然后分别从江南的歌,水,夜,几个部分展开教学。最后还让学生加入的古筝配乐诗歌朗诵和摇橹表演,把江南的韵味刻画的淋漓尽致。我非常震撼,她的教学理念让我豁然开朗。原来可以拆分教学内容加入自己的理解再重新组合,今后我会在教学风格上更加的大胆创新,不仅仅限于课本知识。围绕课题加入丰富的内容。当然,还要多给前辈们听课磨课,不断吸取经验改进。

    以上就是我的教学反思,相信在我的努力下,在前辈的关怀下,我这棵树苗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参天大树!

上一篇: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