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414
post:488414

转发:关于开展2016年玄武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暨微课竞赛活动的通知

  • 发布时间:2016-03-28 14:02
  • 作者:系统管理员
  • 点击量:

关于开展2016年玄武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

微课竞赛活动通知

中小学、幼儿园: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13﹞13号)精神,配合玄武区总工会职工技能大赛深入开展提高一线教师微课设计与制作能力,推进优质微课资源的共建共享,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深度变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益。经研究,决定举办玄武区2016年度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目的

本次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活动,旨在创新教师培训形式、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微课资源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益。

二、参赛对象

中小学、幼儿园和教师发展中心(教师进修学校)的在职教师和教研人员均可参加本次竞赛。

三、竞赛组织

本次活动教育信息中心统筹协调,分学科形式进行。各学科教研员根据学科的需要与信息中心协调具体的培训时间和内容

四、学时考核

位参教师学校考核后可获得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之“校本研修模块6学时(活动结束后,我会把各校的参赛名单公布

竞赛管理

1.学科对竞赛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在鼓励广大教师自由参赛的同时,进行系统设计、任务分解,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系统性学习资源。

2.每位参赛教师作为唯一作者或第一作者提交参赛作品数量不超过2件。每件作品原则上署名1人,最多不超过2人。参赛作品及材料须为本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侵害他人版权。如有侵犯他人著作权或不良信息内容,责任自负、取消参赛资格并通知所在单位。

3.参赛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教师一旦参赛视同授权区教师发展中心及其授权单位享有网络传播权。参赛作品将择优向教师免费开放。

4.竞赛活动以公平、公正、公开、公益为原则,我们将组织相关学科专家进行评比,并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市级评比。

赛将根据各校的作品报送情况和作品的质量情况选出个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组织奖若干,由教师发展中心教育局工委颁发证书。

竞赛联系人:信息中心彩燕(或各学科相关教研员,联系电话:13913039308

 

附件:

1.玄武区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说明及流程

2.玄武区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评分规则

 

 

玄武区教育工会

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

2016225

 

 

 

 

附件1

玄武区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说明及流程

一、竞赛说明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教学内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用于帮助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专业发展。

参赛教师应以教育部颁布的《教师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为基本内容依据,自选内容,精心备课,充分、合理地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及手段,设计课程,录制成时长为5-8分钟的微视频,并配套提供作品创作说明文本、作品附件等辅助材料。

本次微课比赛作品包含:微课视频、作品创作说明、附件等。

1.教学视频制作要求

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符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微课视频片头应显示学科、教材版本、标作者、单位等信息,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视频内容根据具体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可以是教学内容分析与讲解,操作过程演示与示范等,根据实际需要,视频中可插入动画等媒体形式。

上传的视频文件技术参数如下

类型

用摄像机、手机等拍摄的以动态画面为主的视频

用录屏软件、PPT等电脑软件制作的以静态画面为主的视频

比特率

3M

400k

帧速率

25

15帧或25

视频格式

MP4

时间长度

10分钟以内

文件大小

不大于500M

分辨率

720*5761080*720

     

2.作品创作说明填写要求

用于帮助使用者清晰了解“微课”资源的知识背景与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包括:

(1)微课作品名称和介绍

提供参加本次竞赛的微课作品的名称和简要介绍。

(2)教学需求分析

适用对象分析:明确适用该“微课”资源的教师(学生)应具备和相关联的知识或技能。

学习内容分析:明确该“微课”资源的学习内容或知识点,以及该知识点在学科课程知识中的作用与地位。

教学目标分析:明确该“微课”资源的教学目的或作用,能帮助教师和学生解决教与学中的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标。

(3)教学过程设计

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4)学习指导

(5)配套学习资料

(6)制作技术介绍

3.附件要求

围绕“微课”内容,除视频外,为教师(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其他相关的资源,包括多媒体课件、练习与测试、反馈与评价等资料。

二、竞赛流程

1.申报阶段(430)

(1)组织动员。各学科动员教师参赛,对教师进行培训,组织教师制作微课。

(2)申报参赛。

以学校单位报送作品,校择优选送作品,适当考虑学科均衡,每校最多不超过15个作品。请参赛教师将作品文件夹以“学科+姓名如“小学数学张三

2.评审阶段(513527日)

教育信息中心组织学科组专家组织评审,评选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四个奖次,数量分别占上报作品总数的5%、10%、20%、30%。另设组织奖10名,将由根据各获奖情况产生(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未获奖分值,分别为10、7、5、3、1)。


附件2

玄武区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评分规则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说明

主题

内容

25

选题简明

(10)

应选取教学环节中某一知识点、例题/习题、专题、实验活动等作为选题,尽量做到小而精,具备独立性、完整性和示范性。

重点突出

(10)

能突出教学中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能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内容科学

(5)

内容严谨充实,无科学性、政策性错误,能反映社会和学科发展。

设计

安排

25

设计合理

(10)

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组织与编排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及教与学活动有机结合,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方法适当

(10)

能根据教学需求选用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合理,教学媒体选择恰当,教学辅助效果好。

形式新颖

(5)

构思新颖,富有创意,录制方法与工具可以自由组合,如用手写板、电子白板、黑板、白纸、PPTPad、录屏工具软件、手机、DV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制作。

表达

讲解

20

语言清晰

(10)

教学语言规范清晰,声音洪亮、有节奏感,富有感染力。

表达形象

(10)

教学过程主线清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逻辑性和启发引导性强。

技术

规范

20

技术规范

(15)

微视频:时长不超过10分钟;视频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等;微课视频片头应显示学科、教材版本、标题、作者、单位等信息。作品说明创作文档应包括:微课作品名称和介绍、教学需求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学习指导、配套学习资料、制作技术介绍等。

结构完整

(5)

作品除包含微课视频,还包含较全面的辅助扩展资料:如多媒体课件、练习与测试、反馈与评价等。

效果

评价

10

目标达成

(10)

能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课作品上交汇总表模板

学段

学科

学校名称

微课作品名称

作者

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