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的意义
教学目标:理解与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和等式两个概念的关系。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感受数学探索的乐趣,体会“生活中处处蕴涵数学知识”;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难点:理解和方掌握程的意义,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时间:
教学调整或生成记录 |
学与教的主要过程 |
一、自主学习. 1.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来认识方程,首先请同学们自学书本,完成小研究.1-2 关于方程和,我知道可以只在书上勾画重点信息,关于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简要表述即可. 2.小组学习,在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补充和更正.并准备和全班同学交流. 二、全班学习: (一)什么是方程? (1)生介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2)结合对方程与等式的理解,给这些式子分类,结合卡片分一分,并说一说这样分的理由. 在分类的过程中式子被分为不等式\等式\和方程 (3)每人再写一个式子,师分卡片给写的快的学生写,再自己贴到黑板上相应的位置. (4)全体学生判断位置摆放是否正确,请一个学生上台把等式圈起来,再请一个同学把方程圈起来. 根据集合圈,你发现方程和等式有怎样的联系? (等式不一定是方程,但方程一定是等式) (二)为什么要学习方程? (1)在生活中需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用方程的思路比较易于理解。 (三)怎么列方程? 1、看图列方程。 (1)自己学着列方程,请大家独立完成小研究。 (2)指名汇报方程怎么列的。重点说说相等的数量关系。 2、根据方程编问题。 可以是画图、可以是文字描述。 4人都编好以后在小组内交流,推荐一个问题。
三、练习巩固: 1、先说出下面题目中的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然后用方程表示出各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1)文具店原有乒乓球40筒,卖出χ筒,还剩18筒。 (2)小红买了5支铅笔,每支χ元,共付9元。 (3)一头大象重5.1吨,一头牛重χ吨,这头牛比大象轻4.75吨。 (4)甲地距乙地S千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2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12小时到达。
2、开放题:妈妈生日到了,小明想用12元零花钱为妈妈买几枝康乃馨,康乃馨每枝X元,他的钱如果买4枝则多3.6元,如果买6枝则少0.6元。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选择有用的条件,你能列几个方程?(同桌议一议)
四、课堂总结: 教师:想一想,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下面我们需要研究什么问题?
姓名: 1、关于“方程”,我知道:
2、
①等式有: 方程有: ②关于“等式”与“方程”,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是:
3、看图列方程。
4、根据方程“12+x=20”编一道题。(提示:题目,可以画图,也可以用文字叙述。)
5、关于“方程”,我的疑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