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3492
post:493492

轮椅上的霍金 陈涓教学设计

  • 发布时间:2013-01-22 10:15
  • 作者:陈涓
  • 点击量:

9、《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词句的方法,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霍金非凡之处,体会他不仅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是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学习课文按时间顺序记述人生经历的写作方法。

  2.学习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

【教学难点】霍金面对困难不屈服,坦然面对残酷命运的乐观顽强的精神。(也是重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整体感知非凡

1.(齐读课题)9 轮椅上的霍金

2.复习词语:

身患绝症  完全瘫痪  彻底变形  龇牙咧嘴

神秘莫测  不断探索  勇敢顽强  科学巨匠

深深景仰  心灵震颤  令人折服  由衷敬意

3.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一位非凡的科学家霍金的?(交流后板书:命运悲惨,成就辉煌,人格伟大)

二、品读画面,感悟命运悲惨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第三小节,是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霍金身患绝症之后的残酷命运。(板书:身患绝症)他身患疾病之后完全瘫痪、不能说活,身体变形,不能写字,读书困难。

2.有一幅画面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再让我们来端详一下病魔残酷折磨下的霍金。(指名读)

这一段文字就是一幅画,一幅人物肖像画,看着这幅画你想说什么?让我们怀着对霍金深深的同情读这一段话。

(二)了解成就,感受不断求索

过渡:医生曾诊断身患绝症的霍金只能活两年,但他一直顽强地活了下来,并且正是在这种令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中成为了世界公认的科学巨人。

1.读读第四小节,找一找霍金取得了那些成就?

交流,补充资料

1963年  霍金21岁身患绝症,不久完全瘫痪。

1965年  进入剑桥大学任研究员,被授予博士学位。这个时期,他创立了无边界宇宙理论。

1970年 研究黑洞的特性。开始提出黑洞面积定理、黑洞辐射理论。

1974年 被选为最年轻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年仅32岁。

1975—76年 获得科学界最高荣誉的6项大奖。

1978年 获世界理论物理研究的最高奖爱因斯坦奖

1980年 任卢卡逊数学讲座的教授。

1985年 霍金43岁,完全失去语言能力。 (而此后)

1988年 他出版了《时间简史》

1993年 出版了《“黑洞与婴儿宇宙”及其他论文》

2001年 出版了《果壳中的宇宙》

2007年 出版了与别人合著的《乔治通往宇宙的秘密钥匙》

同学们,霍金的每一项成就都是那么辉煌,课文仅仅选取了其中的三项,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霍金非凡的成就吧!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看取得这些辉煌成就的霍金(一起读)

完全瘫痪、不能说活,身体变形,不能写字,读书困难。

此时,我们再看看他所取得的成就,你想说什么?让我们怀着对霍金深深地敬仰读好这段话。(齐读)

2.你知道霍金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呢?让我们再次默读课文4-7小节,划一划有关句子,想一想(生自读思考后交流)

(1)虽然他的身体一点也没……尽头。

这里一连用了5个带有飞的词语,请同学们想一想,这几个词语能调换位置吗?为什么? (是呀,这里用词非常准确,霍金先研究的是地球,然后是太阳系,银河系,一直到了宇宙的深处,而黑洞是神秘莫测的,所以作者用了一个词飞向。五个飞让我们知道霍金的思维在不断发展,研究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展、不断深入,我们看到的是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板书不断求索)

他不断求索的精神还表现在什么地方?我们继续交流

(2)比起整天被人众星捧月般的顶礼膜拜,他宁愿一个人静静地思考宇宙的命运。……主人正在睡觉。

同学们,生活中,一些明星出了名,常常会不断出席各种首映式、开幕式,或是巡回演出,许多人追着他们签名、合影,而霍金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来读,读出这种感受吧。

(3)此时他一定坐在这间有着高高天花板的舒适小屋里,安静地在电脑前工作上好几个小时。

几个小时对常人来说也是很漫长的,何况是霍金呢?而且不是一次,是经常如此,工作时间长,忘我工作。

(4)每天下午4点,他会在护士的帮助下与研究生们交谈。他们喝着下午茶,交流着对宇宙的看法。如果有学生对他的理论提出质疑,他立即会给一个咧嘴笑容。

坚持工作的不易,对学生的和蔼。

在令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中,霍金就是靠着一种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成为世界公认的科学巨人,他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

所以,我们说“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更因为……。他不断求索的……感动了大众。”(再次引读)

四、品读语言,感受伟大人格

1.一位女记者在一学术报告结束前“深深景仰之余,又不无悲悯地问:‘……?’”

但是(引读第10小节)“这个问题显然有些(唐突和尖锐),报告厅内顿时(鸦雀无声,一片静默。)”

大家都在等待霍金的回答,那霍金是如何回答的呢?让我们一齐把霍金的心声表达出来。(齐读)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

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终身追求的理想,

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

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2.指导朗读

3.哪句话最让你激动?(交流)

同学们说得很好,霍金正因为有远大而执着的理想,生活中有无数的关爱,还有一颗感恩的心,使他有了不断求索的动力,有了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板书:勇敢顽强)

4. 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是全中国人心碎的日子,看看汶川地震灾区的孩子们,转瞬间学校变废墟,家园坍塌,有的了爸爸、妈妈,有的失去了老师、朋友,有的变成了残废,他们亲身感受着命运的残酷。霍金不能写字,不能说话,但他牵挂着这些孩子,想对孩子们说几句话,假如你就是霍金,你想说些什么?请同学们拿出笔,在老师下发的纸上尝试着写一写。

孩子,                                                      

                                                               

                                                               

交流。

霍金来信勉励经历地震灾难的人们。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一起读)

无论生活多么糟糕,人总能有所作为。只要生命还在,希望就在。

五、总结

同学们,看黑板,学完课文我们知道,虽然命运残酷,但霍金凭着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成为了一个(齐说)非凡的科学家。(板书:连线)

六、作业

1.整理搜集的有关霍金的资料,选取他生活中的片段,续写霍金的人生经历。

2.课外阅读(选其一)。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板书设计:

                  命运残酷  身患绝症

9 轮椅上的霍金     成就辉煌  不断求索      非凡的科学家

                  人格伟大  勇敢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