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 龙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环境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环境。
2、对打比方和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恐龙这课。(板书课题)请同学们伸出手和夏老师一起写写课题。恐上面一个巩,下面一个心,心托住巩。读——
喜欢恐龙吗,通过学习课文,相信大家对恐龙一定会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检查预习 整体把握
1.我们先来听写几个词语。
①看小研究学习单,准备听写,每个词报一遍。(学生听写)
到处 游 神 消失 未解 团 望而生 畏
②屏幕出示:到处漫游 神秘消失 未解谜团 望而生畏
仔细看看自己写对了没有,有哪些字形你认为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提醒:“谜”没弄明白,说不清的谜团,言字旁。
③有些粗心的同学常常把“畏”这个字写错,同学们看:是畏的甲骨文, 表示神 杖,表示头戴鬼面具的巫师,戴鬼面具的巫师手持神杖,表演驱除鬼怪的舞蹈。 变成了这一笔竖提。 在学习单上写一写这个字。(学生在学习单上练写畏)
④还有一些短语,你能读好吗?屏幕出示:
雷鸣一般的轰响
一架移动的吊桥
利剑一样的尾刺
望而生畏的脸型
锋利无比的匕首
指名读。字音读得准,声音悦耳动听,的读得又轻又短。
出示匕首图:哎呀,这就是匕首,觉得这把匕首怎样?(十分锋利)读出这样的感觉。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我们就能读得好。其他四个短语也能像这样读吗?指名。
2.读完词语,请同学们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更重要的是,读完想一想,课文每一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关于恐龙哪些方面的知识呢?
(屏幕出示:恐龙生活的年代→环境→种类形态→亲戚→食物→卵生→消失)
同学们抓住课文中关键性的词语,就能一下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真是一个好方法。
三、精读课文 体悟文本
第一段
1.同学们,让我们走进两亿年前,看看那时恐龙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呢?(出示第一段)自己读读
2.从这段文字中,你了解了什么?
交流:沼泽多、森林多
不错,你从哪儿感受到的?请你读读(生读文)
理解“沼泽”。(看图理解):有水的地方,表面长有茂盛的植物,下面是厚厚的淤泥。所以这两个都是“三点水旁”。大片大片的沼泽、茂密的森林为恐龙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正是恐龙最适合生存的环境。所以“那时的恐龙——”(引读)“到处漫游,足迹遍布整个世界。”
第二段
1.恐龙的种类很多,种类更是千奇百怪。同学们,我们回顾刚才读得四个短语,放在课文中理解,它们写的就是哪几种恐龙? 老师写,同学们在书上勾画下来。
(板书:雷龙 梁龙 剑龙 三角龙)
这四种恐龙在课文哪一自然段介绍的?(第二自然段)
这些恐龙各有什么特点呢?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其它同学边听边想。(这么长的一段文字,你读的一点没错,真不简单。)
围绕这个问题,同学们在课文中找一找,划一划。四人小组讨论,讨论,争取用最少的字说清楚。
2.哪一组愿意推选一个代表和大家交流交流。(相机板书:重、长、剑板尾刺、三只大角)
3.同学们,这四种恐龙真是各有特点啊,你们能把它们的特点读出来吗?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恐龙读一读。
雷龙
(1)这位同学读出雷龙的特点了吗,你从哪里听出来的?
(2)和大象比:一头大象五吨重,六头大象足有三十吨重呢,难怪课文中说雷龙是庞然大物。这么一比较我们就知道雷龙到底有多重了。
还从哪里听出雷龙的特点的?
(3)打比方: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把雷龙的脚步声比作雷鸣一般。雷声是什么样的?(震耳欲聋)这要多重的身体,才会发出这样的脚步声啊。全体男生一起读读。
梁龙
(1)这位同学为了读出梁龙的长,特别强调了一个数字,听出了吗?(二十多米)
二十多米到底有多长呢?
(2)列数据:二十多米。这间的教室大约8米长,二十多米大约有三间教室这么长。
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3)吊桥什么样,见过吗?(出示:吊桥):吊桥没有桥墩,一般悬挂在宽阔的河面或山谷上。
(4)(出示:梁龙)这就是像吊桥一样的梁龙。女生一起来读读。
剑龙
(1)好的。同学们,老师如果这样介绍剑龙行不行:
剑龙背上有剑板,尾巴上有尾刺。
学生点评:这样介绍不知道剑龙的背上到底有多少剑板,(有两排剑板呢)剑板什么形状呢?(三角形的)尾巴上的尾刺又是什么样的呢?(像利剑一样)
(2)总结:是呀,作者用具体数字,和形象的比方,让我们感受到剑龙全身都是武器!能读出这个意思吗?大家一起读读。
三角龙
(1)如果三角龙正站在你面前,你会有什么感觉?。(很害怕)
(2)为什么?(这三角龙鼻子上有只角,眼睛上方也有两只角,每只角足有一米长)
(3)这样的脸型,一看到就觉得害怕,文中有一个词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它是(望而生畏)。
(4)来,一起读读这脸型可怕的“三角龙”。
5、同学们,看看这些恐龙的名字,科学家正是以它们的特点来命名的。作者用了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这样一些说明方法,将恐龙的特点更加具体鲜明地介绍出来。我们理解了,也就读得更好了。
四、仿照课文,练习写话
其实,恐龙的种类和形态远远不止这些。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种甲龙,请你读读甲龙的小资料,学着课文中的方法来介绍这种恐龙。咱们比一比:谁的表达最具体、最形象。
甲龙的背部、脖子和尾巴上都覆盖着一层坚厚的骨质的甲板,它的眼睛上也长着三角形的骨甲。尾部末端有一个大骨块,形成了一个锤头。甲龙的尾巴是很厉害的,它至少有30公斤重。甲龙有六七米长,估计有2吨重。
交流、点评。
五、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练习复述第二段。 3)查找资料,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
附板书: 恐龙
雷龙 重
梁龙 长
剑龙 剑板尾刺
三角龙 三只角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