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3222
post:493222

三下 习作6

  • 发布时间:2015-07-03 16:41
  • 作者:赵会平
  • 点击量:

习作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借鉴例文《保护蜻蜓》的写法,用事实说话,谈出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的看法。

2.联系习作要点提示和课本上所配插图,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身边选取习作素材。

3.认真观察图画,结合已有的知识,说说对不良现象的看法,并发出合理的倡议。

4.尝试习作,先打草稿,再运用反复朗读,修改习作;修改后誊抄在习作簿上。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对照例画,认真观察图画,结合已有的知识,说说对不良现象的看法,并发出合理的倡议。

2.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观察,去积累,丰富学生的生活,使习作教学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等紧密联系起来。

难点:

学会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习给习作分段。

教学评价设计

1.采取鼓励性评价,鼓励学生善于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大胆运用自己积累的词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激发习作的热情;鼓励学生敢于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2.重视对习作前的观察体验与积累的评价,评价学生观察的态度、方法及所积累相关词句的质量;重视对例文的运用,引导学生在研读例文的过程中习得写作方法;重视学生对修改环节的评价,鼓励学生大胆诵读自己的作品并自主修改。

3.开展班级手抄报、习作评选活动,展示优秀作品,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写作的兴趣。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搜集对人类有益的动物的资料,搜集的能引起你注意的周围的现象,可以是不良现象,也可以是好的现象。

2.自己或请家长收集描写人物的优美词句品读,并制作手抄报。

教师准备

1.阅读学生做的手抄报,了解学生的语言积累情况,时时做好扩充。

2.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学生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图片和文字,可以是学生准备的相关图画、文字,按课堂指导顺序做好课件,为学生营造好习作环境。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环节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作前指导——观察体验,激活愿望

()导入主题,激发兴趣:

1.让学生观察图画(几个小朋友在捉蜻蜓,蜻蜓在他们的网兜里扑扇着翅膀挣扎着)师:同学们,快看,灾难忽然就降临在正在忙碌的小蜻蜓身上了,瞧,那只被捉住的小蜻蜓怎样了?

2. 引导学生想象:蜻蜓会说什么?

提供提示语:

蜻蜓有的绝望地说:

有的愤怒地说:

有的不解地说:

有的痛苦地说:

3. 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们有什么想法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1) 说给小组里的同伴听。蜻蜓真可怜,小朋友们这样做太不对了。一个小小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

2) 指名发表看法。

4. 读例文,再交流。

1) 学生自由读。

2) 指名朗读。

3) 师生交流:夏志成同学发表了怎样的看法,有什么值得借鉴之处?还想在他的基础上补充或修改什么?(引导学生辨证地读例文。)

只要你经常观察,多加练习,认真写,你也一定能写出好作文来。

5.出示“习作6”要求

生自由读,读后回答:本次习作的内容是什么?有哪些要求?自由说一说。

选取大家都熟悉的事件来写,当然它可能就发生在你们学校、你们小区,也可能是你从报纸、电视或网络上了解到的。可以是保护小动物的事,也可以是社会上的所见所闻。对于这件事情、这种现象、这类问题你是怎么看的,一定要说清楚。

()借助例文,感知写法  

1.(课件显示书上的背景图:①一个老头儿在捕捉和叫卖青蛙;②青蛙捉虫的画面。)小朋友,你能用自己的话把刚才看到的情况说一说吗?

2、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呢?让我们再来看看那些不幸遇难的小青蛙吧!让我们再来看看小青蛙捉虫时的风采吧!请小朋友畅所欲言,把你想说的,想谴责的,想号召的,全都表达出来!

  ①说给小组的成员听。

  ②指名大组交流。

  3.交流搜集到的关于青蛙的资料。

4.说一说打算怎么写。

第一部分写看到的现象,自己的感受。

第二部分写这样做为什么不对,举例子、列数据、打比方。

第三部分再次表明观点,提出倡议。

(三)指导选材,构思习作。

1.交流收集的其他资料。

出示资料:

1)同学之间过生日送礼攀比

2)有些同学仗着自己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便以“小皇帝”、“小公主”自居,在家中样样依赖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对自己照顾得稍不如意,便会乱发脾气,父母的话不听,还粗声粗气地顶撞父母,更谈不上体贴父母,帮父母做事了。

3)每天中午,我们都能看到很多的同学到学校门口的小摊上去买零食吃,那里的零食我们都发现,价格低廉,品种繁多,价钱从一角到一元不等,辣皮、怪味豆、开心果、酸酸糖、话梅肉、小果冻及各种颜色、各种口味的小饮料等应有尽有。

2.小组交流,请小朋友畅所欲言,把你想说的,想谴责的,想号召的,全都表达出来!

  ①说给小组的成员听。

  ②指名大组交流。

3.集体交流,评议:看是否说清了观点,是否有凭有据,能不能被大家认同。

4.如何写好这次作文。

1)用一两句话把引起自己关注的事情交代清楚,并表明自己的态度,或痛心、憎恨,或赞赏、喜爱。

2)把搜集到的与平时积累的能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进行选择、整理,有条理地写下来,要注意用客观事实和具体数据来说话。

 (3)归纳自己的看法,呼应开头,使文章完整、紧凑。

第二课时

环节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四)动笔、大胆习作。

 相信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研究,对这次习作有了新的感受,也增长了不少知识。

 ⒈把你的研究成果写成一篇作文。

  要求:语言要清晰,表达要准确。

 ⒉学生各自习作,教师巡视指导。(在巡视过程中,选出需要点评的作文草稿)(说写结合,说是铺垫,写是落实,老师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自主的环境,不要过多干扰。)

()评点学生习作,提示要点。

1. 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的作文草稿进行评点。

1)自由读这篇作文,小组讨论:这篇作文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我们学习;哪些地方写得不好,还需要改进?(写的内容尽量不要修改,没有写清楚、明白的地方,和学生交流后引导他修改一下。同时教给学生几个基础的修改符号。)

2)交流。 师小结:文章能否按一定的顺序写,内容是否具体准确。写作格式是否正确,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

3)针对以上不足之处,集体修改这篇作文。            

4)自己读读修改好的文章。

2.根据学生作文草稿的情况,提出以下修改要求:课件出示修改方法建议:

一读,“加一加”,读读祥写内容能否写得再具体、准确;二读,“减一减”,看看哪些语句啰嗦,把它变简洁;三读,“改一改”,把用得不正确的字、词、句、标点进行修改。

3.选取一个写的较好的作文,集体修改。

引导学生按修改方法建议中的步骤逐步修改,落实修改方法,培养学生认真修改的好习惯。

4.采用学生自改或同位互改的方式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1)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应略去。              

 2)把你的理由写具体。

 ( 修改加工不仅是对文稿的完善与升华过程,也是锻炼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针对学生在起草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就修改加工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作简要的提示指导。)

()学生根据以上修改要求进行修改,教师辅导。

1.学生自己修改。

2. 同位互相修改。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 读一读修改好的文章。(要让学生从小养成这种认真推敲的习惯。在自改的基础上,还要积极互改,养成乐于互相传阅自己的文章并诚恳交换意见的良好风气,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 学生誊写作文,教师巡视。

1.提出誊写要求。(格式正确,书写工整,标点占格正确。尤其是树立作品意识,这是你辛辛苦苦完成的作品,是要展示给老师、同学、家长看的,要特别用心地把它完成好)

2.学生誊写,鼓励认真。

板书设计:

 

习作6

发表看法

概括事件,表明观点

具体说理

发出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