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998
post:492998

教学设计

  • 发布时间:2015-01-20 12:06
  • 作者:甘蕾
  • 点击量:

教学内容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重点理解“艰苦卓绝、急骤、深邃、锻铸、虐杀、摧毁”等词语。
3.整体感知课文,知道青海高原一株柳是神奇、顽强的。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知道青海高原一株柳是神奇、顽强的。
教学
资源 教材开发:
可以收集“青藏铁路通车”的鲜活事例,观看青海高原地貌的图片、录像。回忆写柳的诗句,收集各类赞美柳树的古今诗文、画、曲等。
相关资料:
青海高原
青海高原上包括高原湖泊、河流湿地、沼泽化草甸湿地三种类型在内的天然湿地资源面积达313.45万公顷,是仅次于西藏的国内第二大湿地资源分布区。由于有大面积湿地,这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据了解,公分布栖息在青海高原各类湿地中的脊椎动物就有123种,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物种。
  近十几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影响,青海高原上出现了冰川退缩、河流断流、湖泊缩小等现象,湿地面积也由此出现程度不同的萎缩趋势。再加上过度放牧等人为破坏原因,使青海高原湿地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加速恶化,湿地存在形势较为严峻。
陈忠实介绍
男,汉族,1942年8月出生,陕西西安人,现任中国作协第五届全委会委员,陕西省作协主席、党组成员。1965年初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9年以来发表中篇小说9部,短篇小说80余篇,报告文学散文以及创作漫谈50余篇。其中9部(篇)作品获全国及各大刊物奖。已出版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夭折》,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以及文论集《创作感受谈》。1993年以长篇小说《白鹿原》一举成名,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学生经验:
柳树是学生熟悉的事物,也学过关于咏物,表现生命力强的文章,但学生并没有接触过侧重通过环境的描写、多角度的比较来咏物并表现人生哲理的文章,可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
预习
设计 1.自学生字新词,练习正确美观地书写,完成《习字册》上的相关习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望而生畏、广袤无垠、不可思议、名贯古今、艰苦卓绝、急骤、深邃、凝滞、苍凉、锻铸、虐杀。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对于最有感触的地方多读几遍。
4.回忆写柳的诗句,收集各类赞美柳树的古今诗文、画、曲等。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 走进课文(5分钟)
1.背诵关于“柳树”的古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齐读课题。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0分钟)
1.展示——《习字册》
2.点评,总结记住字形、生字写美观的方法。
3.练写一至二遍。
4.同桌点评。



●预习作业2
1.朗读词语,注意读音。
2.说说词语的意思。

●预习作业3
1.指名朗读展示。
2.在教师指导下练读。
3.自由练读。
4.学生评价。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0分钟)
1.自主学习。(5分钟)



【学习单】
①自由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柳树的句子,体会一下:这是一棵怎样的柳树?
②自学时间:5分钟。

2.展示。(5)
(1)(神奇、顽强)
(2)读读句子,并且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谈谈自己的体会。

第四板块:一读柳树,感受外形“神奇”(13分钟)
1.自由读,交流。
2.(外形、枝干、树叶)

3.读着这段文字,你的眼前出现的是怎样一株柳树?
(抓住重点词语体会)
两合抱粗:演示体会,感叹柳树的粗壮;
百十余平方米:对比体会,感受柳树的高大;
生铁铁锭:颜色联想,体会颜色的独特。
苍郁、深沉:和我们这里的柳树树叶(嫩绿、翠绿)对比感知
锻铸:(课件出示)锻,指把金属放在火里烧,然后用锤子打。铸,把金属熔化后倒在模子里制成器物。锻铸多半是指金属、钢铁。结合理解“锻铸”。
在体会后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相机板书:枝干粗壮高大  树叶苍郁深沉)
4.(这真是一株神奇的柳树。)

5.有感情朗读。

6.理解“撑立”
?第五版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2分钟)
第一板块:导入新课
一、咏柳导入,出示课题。
1.(多媒体展示柳树)这是极其平常的柳树,古人说“柳者,留也”,朋友分别时人们常常“折柳赠别”。古代很多文人墨客对柳树情有独钟,写下了很多关于“柳树”的古诗,你知道哪些呢?
2.这些都是古代文人墨客笔下的柳树,现代作家陈忠实也写了一篇关于柳树的文章——(板书课题,齐读)《青海高原一株柳》。陈忠实笔下的柳树和古代文人墨客笔下的柳树究竟有什么不同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课文。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1.预习导学
●预习作业1
(1)选择有代表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
(2)导学。
指导书写生字:虐、韧
渗透:汉字富有智慧,通过笔画的变化达到整体和谐、美观的效果。

●预习作业2
(1) 出示词语:
铁铸  锻铸  虐杀  摧毁  吟诵 
韧劲  深邃  凝滞  萌发  赭红色
一茬  畏怯  灞河  树干  相差
望而生畏  广袤无垠  寸草不生
目力所及  不可思议  铺天盖地
起死回生  名贯古今  婀娜多姿
风情万种  艰苦卓绝 
(2) 指名朗读,注意读音。
(3) 了解词语的意思。
 
●预习作业3
1.抽组号为“4”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
2.导学
评价,示范朗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
1.过渡:生长在干旱、高寒的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神奇的柳树,今天我们一起走近这株柳树,并且仔细观察它,看看这一棵树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任务驱动:
3.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纳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4.巡视,参与小组合作探究。
5.导学。(随学情调整)
(1)你认为这是一棵怎样的柳树?
(2)从课文的哪句话中体会到的?


第四板块:一读柳树,感受外形“神奇”

1.一株柳树居然被冠以“神奇”的名号,不禁让人好奇,下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找到文中描写这株柳树的语句,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真的如作者说的那般神奇呢?
(生自由读,交流,指名读,课件出示)
这棵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2.这段话一共有几句,分别是从哪几方面来写柳树的?
3.读着这段文字,你的眼前出现的是怎样一株柳树?
(抓住重点词语体会)
在体会后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相机板书:枝干粗壮高大  树叶苍郁深沉)
4.当你看到这样的一株柳树,心中会作何感想?会发出怎样的感叹?
5.有感情朗读。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株神奇的柳树吧,齐读。
6.理解“撑立”:它就这样“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大家知道什么叫“撑立”吗?你们看这个撑立的“撑”,提手旁加个掌,手掌用力就是撑。
7.阅读期待:难道这个撑立仅仅是写出了这株柳树高大粗壮的样子吗?下一节课,让我们去看看这株柳树生长的那片土地吧。
?第五版块:布置作业

1.《练习与测试》第一、二题。
2.《补充习题》第三、四题。
★★
《补充习题》第六题。
作业
设计 ★
1.《练习与测试》第一、二题。
2.《补充习题》第三、四题。
★★
《补充习题》第六题。
上一篇:王蕊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