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857
post:492857

《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

  • 发布时间:2013-06-20 14:39
  • 作者:乔晓丽
  • 点击量:

                                                          《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 揭示课题。
1、揭题:今天,让我们继续来学习《天鹅的故事》(生齐读课题)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从天鹅的叫声引入新课。

(二)抓住重点,品读课文。
1、轻声读读课文五、六自然段,想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场面?读后交流。
2、默读第五、六自然段,想想课文中的哪些词、哪些句子,甚至哪些标点让你感动。学生自读课文,小组交流自己最感动的地方。
3、汇报交流,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画面一:老天鹅破冰
1、老人深情的描述一定深深地吸引了你,谁愿意把自己最感动的地方给大伙说说。
教师紧紧扣住“胸脯和翅膀”“腾空而起”“石头似的”发表见解,相机作如下点拨:
(1)“腾空而起”:谁来做做这个动作,老天鹅这样做是为了什么?(一下子腾空而起说明老天鹅很果断,毫不迟疑。飞得高,积聚落下的力量才能把冰面撞裂,老天鹅多有智慧啊!)谁来飞得果断些,飞得高些!谁来读?谁能飞得更高些,更快些!
(2)“胸脯和翅膀”:是说老天鹅以血肉之躯作为破冰的武器。
(3)“石头似的”:天鹅是美丽优雅的,那么石头是怎样的呢?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石头?(坚硬!)把这么美丽的天鹅比喻成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这个比方合适吗?(天鹅的品格硬。天鹅笔直落下,像石头。石头不怕疼,天鹅怕疼啊,但他一声不吭,就像一块石头。摔下的力量很大像石头。)你怎么知道摔下的力量很大,从哪里体会出来的?强烈的求生欲望,对天鹅群体的责任,使他忘记了疼痛,全力一击!能读出力量来吗?指名读。冰面没有破,怎么办?再用力!冰面已经被震得颤动起来了,继续!
(4)补充介绍:据有关资料介绍,贝尔加湖的冰层在冬天可达 1米!即使在初春,至少也有一、二十厘米厚。这样厚的冰层也为之颤动,果然是“沉重的一击”。
2、练读。
第一层朗读指导:品读本段重点词之后。
第二层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动手表演体会之后。
第三层朗读指导:引导学生相信老天鹅一次次扑打冰面的惨状以及走进它的内心。
结合思考问题:
(1)经历了一次重重的扑打,此时,你仿佛看到了老天鹅的什么样子?它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又是怎样扑打冰面的?
(2)假如此刻,你就是这一只老天鹅,我想问:老天鹅啊老天鹅,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3、老天鹅一边在顽强的破冰,一边可能还会不停地叫?学生对文本进行补充。
4、完成板书,感受老天鹅的样子
画面二:群鹅破冰
1、这位勇敢顽强,有着强烈生存愿望的破冰勇士不仅打动了你,更打动了谁?(别的天鹅)
(出示句子)
2、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天鹅?
学生交流。
3、她们破冰是那么齐心,那么欢快。下面老师读这段话。你们可以看着屏幕上的插图,一边听,一边想像,让凝固的画面活动起来,像电影一样;也可以闭上眼睛,静静地听,默默地想……
4、学生交流想象,结合练习喊号子。
画面三:群鹅欢呼
过渡:在破冰勇士的努力下,(示屏幕)一起读第7自然段。
1 、从天鹅们的欢呼声中,你听出了什么?如果他们有人类的语言,他们会欢呼什么?
学生想象说话。
2、千言万语都化作一声声天鹅的叫声。(教师指挥学生分排读“克噜——克哩——克哩”,达成此起彼伏效果)

(三)深化主题,感悟生命。
1、这是一群顽强拼搏的天鹅,这是一群渴求生存,有着强烈生命意识的天鹅,多令人震撼、触动心灵的场景啊。怪不得斯杰盘老人称他们是(屏幕示)——多么可爱的鸟儿啊!
2、你能理解斯杰潘的举动吗?
学生讨论。
3、是的,无论鸟儿还是人类都拥有生命,都拥有高贵的精神,都是值得尊重的。我们人类应该爱护动物,和动物和谐相处。
4、假如有那么一天,天鹅们看到这支挂在墙上的猎枪,相信它们也会“克噜——克哩”的叫呢(指板书),它们会说些什么呢?学生想象。
5、天鹅的叫声仿佛就是一首歌颂和命运抗争的英雄们的赞歌。天鹅的叫声回荡在那广袤的俄罗斯上空,回荡在那遥远的贝加尔湖畔,也回荡在我们每个同学的耳畔。当你耳旁响起鸟的叫声,你会想到什么?学生联系生活体会。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这么感人的故事,我们应该讲给周围的人听听,(课件示)把你的感动分给别人就变为了两份感动,三份感动。
2、课后最后一题作业:你见过大家齐心协力完成一件事的场面吗?想一想,再写下来。
3、推荐阅读:屠格涅夫的《麻雀》;叶圣陶的《小蚬的回家》)沈石溪的《动物故事情感系列》相信阅读会让你们的心中拥有更多份感动!
板书设计:
16 天鹅的故事(尊重生命 和谐相处)
破冰勇士
克噜——克哩——克哩!!!

下一篇:孙权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