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带参数的过程 |
课 型 |
新授课 |
|||
课时安排 |
1课时 |
执教 |
林涛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理解定义过程中的参数。 |
||||
过程与方法 |
学会正确定义、修改、使用带参数的过程 |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理解定义过程中的参数,体验使用带参数的过程绘制图形的成就感。 |
|||||
教学重点 |
理解定义过程中的参数。 |
|||||
教学难点 |
应用带参数的过程绘制图形。 |
|||||
教学方法 与教学手段 |
问题探索法 演示法 讨论学习法 |
|||||
教学准备 |
图片素材 |
|||||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
||||||
内 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一、复习、导入 |
师:以前我们学习过如何用repeat语句绘制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今天先请大家来回忆一下他们的画法。 每个小组绘制一种图形,最先完成的上黑板写出语句 |
学生各自绘制图形 |
||||
二、仔细思考、互相交流找出规律 |
1、师:大家基本上都完成了,一起来看一看黑板上的语句和你写的一样吗? Rt(lt)的角度还可以怎么表示?为什么? 2、同学们都很不错,顺利的画出各小组的正多边形,下面请大家仔细思考一下这里画的正多边形的方法有什么规律。(1分钟) 3、很多同学都有了自己的想法,那么请大家在在小组中交流一下自己的方法,一分钟后请每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研究出的规律。 4、各小组汇报,互相补充。 板书:repeat ○[fd 100 rt 360/○] 师:利用这个规律我们可以画出任意的多边形!如果是画12边形应该怎么写语句呢?圆呢? |
学生补充不一样的地方
学生思考
小组讨论
学生按照公式说出相应语句 |
||||
二、引出主题,理解带参数的过程 |
1、大家已经总结出了一个画多边形的公式,只要按照这样的规律往里面填数字就能方便的画出自己需要的多边形!那么今天我们要把这个公式定义成一个过程,用这个过程我们就能更方便的调用过程画出需要的图形。 (1)首先过程头应该怎样写? (2)repeat ○[fd 100 rt 360/○]是一个过程体,我们用:x来表示○,这里的:x可以表示任何整数,它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带参数的过程”中的参数,这个参数还要在过程头中做一个定义。 (3)最后用end结束过程定义。 2、过程已经定义好了,那这个定义好的过程应该怎样使用呢? 板书:fd 100 师:能说一说这个命令的含义? 小结:带参数的过程使用时与其他的命令比较类似,只要在过程名后面跟上你需要的参数就可以使用了! 大家自己来试试 |
学生回答 to [过程名]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尝试 |
||||
三、带参数的过程修改 |
1、教师巡视,发现有问题的同学,进行广播解决错误。 用edit [过程名]进行修改。 2、edit修改时不需要带上参数。 3、断续完成多边形过程定义。 |
学生发现问题帮助解决 学生尝试是否需要带数 |
||||
四、第二个参数 |
1、师:大家都已经完成了多边形过程的定义,现在请大家画一个正12边形。 2、画的多边形太大了,谁有解决方法? 3、如果每画一个图形就要修改一次过程或重新定义一个过程就失去了定义过程的意义,老师来教给大家一个更方便的方法。教学第二个参数。 继续完善自己的过程。 |
学生绘制
学生尝试解决
学生完成第二个参数定义 |
||||
五、教程的应用 |
大家都已经能用这个过程画出自己需要的多边形了,那么下面来看一看老师用这样一个过程画出了一些漂亮的较复杂的图形。 有很多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但是这样的图形是怎样画出来的呢?大家要先想一想然后再来画。各小组研究一种图形的画法 小组讨论: 分析:1、手中的图是由几个相同的图形组成的,用定义的过程表示。 2、怎样实现图形的组合。 小组汇报。 |
学生欣赏
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 |
||||
五、课堂总结 |
今天我们学习了定义带参数的过程,谁来说一说这样的过程和以前我们学习的定义过程有什么不同之处。
|
学生回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