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创设情境,扣住语言文字诵读、
感悟、体会,引导学生感知人物的特点,
感受人物情感。
教学设计即目标达成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材、生活等教育资源)重组
教学策略(互动或讲述等)
预期效果
导入
1、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课文的线索
师:谁来读一读课题。
师:读了这个课题,你眼前浮现了哪些画面呢?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伯诺德夫人一家为了保护绝密情报和敌人周旋的画面,那么,你们听到他们分别说了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把它划出来。
生读课文,划句子。
能概述课文内容,能知道课文线索。
新授步骤(按教学流程分段落书写)
学习课文第三段
师:我们首先来看伯诺德夫人的话。(出示)谁来说一说?
师:那么,伯诺德夫人究竟是怎样说这句话的? 请大家在读懂这一小节的基础上为她加一个合适的词语。
生读课文。
生:我认为可以加上镇静这个词.因为当时的情景非常危急,伯诺德夫人如果不镇静的话,就会引起德军的怀疑,情报就回暴露
.师:你怎么读出情况危急的。
生:课文中说蜡烛烧到金属管处……(出示:伯诺德夫人知道……)
师:谁来读一读。生读。
师:同学们,结束的仅仅是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吗?情报站遭到破坏会有怎样的结果?
师:对,那可是血流成河,尸积如山的场面啊!请你再读一读。
师:后果是如此严重,伯诺德夫人内心紧张吗?生齐答紧张。害怕吗?生齐答害怕。可是这种紧张却不能表现出来,而要镇静的说,请你来镇静的说一说.
师:还可以填什么样的词?
师:好,请你微笑着说一说。
师:好,请你温柔地说一说。
师:同学们,后果如此严重,情况如此危急,时间如此紧迫,所以伯诺德夫人要镇静的说,轻轻的说,其实说法虽然不同,但有相同的地方,想一想,是什么呢?
能体会到情况的危急,能感受到伯诺德夫人的镇定机智。
新授步骤(按教学流程分段落书写)
学习课文第四段
师: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可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又一场更大的危机降临了。(课件显示:蜡焰摇曳,时间嘀嗒嘀哒响起)
师: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说话了,你们就是杰克,我就是德国军官,谁来说?
师:可是,那该死的中尉却一把夺回烛台,杰克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的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的默默地坐待着。(走到一个学生面前)杰克你在等待什么?
师:面对这摇曳的的蜡烛,你的心里?(课件显示:蜡焰摇曳,时间嘀嗒嘀哒响起)
师:是啊,这越来越短的蜡烛仿佛成了最可怕的东西,就像 。
师:所以,伯诺德夫人心提到了(引读生:嗓子眼上),因为她似乎感到(生读)
师:这蜡烛已不是蜡烛,它就是一枚枚定时炸弹、一把把刺向心脏的尖刀,谁再读(生读)大家一起读。(生读)
师:(课件显示:蜡焰摇曳,时间嘀嗒嘀哒响起):面对这随时都会自动熄灭的蜡烛,让我们再次感受这生死存亡的时刻。(生背诵)
能体会出杰克的机智勇敢
新授步骤(按教学流程分段落书写)
学习课文第五段
(课件:时间嘀嗒嘀哒声音继续响着)
师:此时空气仿佛凝固了,时钟的声音不断在耳边回荡着、回荡着。突然,小女儿杰奎林说话了(出示)
师:谁来说一说
师:杰奎林是怎样说这句话的?生:(娇声)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对谁会娇声地说呢?
师:可是,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杰奎林怎么能对这残忍的、凶狠的、杀人不眨眼的德国人说呢?
师:你们说得真好,我也想娇声地说一说。“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我可以拿半截蜡烛上楼睡觉吗?”我说得怎样?
师(惊讶地):她心里明明想的是那半截蜡烛,怎么说成一盏灯了呢?
师(领悟状):哦,原来是这样。杰奎林是多么了不起的小女孩呀!我们一起娇声地说一说。
生齐说。
师: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过了一会儿,三个德国军官终于离开了伯诺德夫人的家。同学们,当我们面对此时此刻的蜡烛。(课件:一盏熄灭了的蜡烛)闭起眼睛想一想,你的眼前又浮现哪些画面呢?请你用笔把他写下来,给“半截蜡烛”这个真实的故事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吧。
体会杰奎林的机智勇敢
小结
深化主题
师、同学们,课文学到最后,你们知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谁救了伯诺德夫人一家
知道是一家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训练与反馈
1、 读的训练。在情境中训练读书,在理解中训练读书,在斟词酌句中训练读书。
2、 写得训练。让学生展开想象德国军官离开后的情景并进行写的训练。
写话:过了一会儿,三个德国军官终于离开了伯诺德夫人的家。同学们闭起眼睛想一想,你的眼前又浮现哪些画面呢?请你用笔把他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