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九寨沟
南师大附小 李春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四五小节,继续感受九寨沟童话世界、人间仙境般的美丽。从文字中读懂作者对九寨沟的热爱。让学生熟读成诵。
2、学习作者用“也许”和自然的过渡语连接对几种野生动物的介绍,以及突出不同动物行动特点的方法,对四字词语的娴熟运用。
3、学习最后一小节总结全文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第四五小节,继续感受九寨沟童话世界、人间仙境般的美丽。从文字中读懂作者对九寨沟的热爱。让学生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用“也许”和自然的过渡语连接对几种野生动物的介绍,以及突出不同动物行动特点的方法,对四字词语的娴熟运用。
学习最后一小节总结全文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课文的一至三小节,九寨沟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为什么?(学生自由谈)
2、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第十课 九寨沟。
二、学习课文第四小节:
1、让我们继续深入地欣赏九寨沟这个童话世界。请一位学生读第四小节,看看九寨沟怎么像一个童话世界?
2、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学生交流阅读感受:九寨沟有很多可爱的动物,真像个童话世界。
4、 教师激趣:这些动物在九寨沟的什么地方才能看到?找语言依据。(继续向纵深行进,四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注意,这是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由此可见是在九寨沟的原始森林才能见到这些可爱的动物。)
5、 这些动物怎么可爱?你们自己读读,感受感受,一会儿我们来交流。
6、学生交流:
(1) 金丝猴长得那么粗壮,还那么顽皮,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一双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
理解:攀吊,攀爬上去,吊在树上。窥视。偷偷地看。
教师:你能把金丝猴可爱的样子读出来吗,让我们如见其形。学生美美地读。
(2) 羚羊的动作那么迅速,突然窜出来,还没等你看清它们,又消失在前方的丛林中。让学生读。
(3) 大熊猫憨态可掬,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
(4) 小熊猫还会美滋滋地照镜子。
7、这些可爱的动物在这里的生活是多么自由自在啊!请大家读一读这一小节,感受感受。
8、请你默默地看这一小节,注意作者是怎么用语言把对这几种小动物的描写连接起来的?(也许,就在不远处;也许,会有;也许,你的运气好;也许,你还会看见。)仔细读读,想想这些起连接作用的语言,带给你什么感受?(自然,流畅。)
9、再读这一小节,欣赏作者高超的语言表达。
三、学习课文第五小节:
1、读一读最后一小节,谈谈感受。作者是怎么结尾的?
2、学生讨论:用了四字词语来概括九寨沟的特点: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教师让学生对照前文的文字,发现作者总结意图。
3、最后用一个感叹句竭尽全力地大声赞叹九寨沟的风景。两个四字成语:诗情画意、人间仙境。理解这两个词语。
4、讨论结尾的作用。(总结全文,突出中心。)
四、总结全课:
《九寨沟》一课,作者以自己的游玩路线为顺序,写出了九寨沟的美丽风景,对九寨沟的风光赞不绝口。让我们也跟着他游览了一回。同学们,你们愿意去九寨沟游玩吗?你会怎么说服家人带你去游九寨沟呢?
五、作业:
1、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
2、背诵三四五小节。
3、学习作者的写法,写一处你游玩过的地方,让读者爱上那里。
板书设计:
九寨沟
童话世界
异兽珍禽
诗情画意 人间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