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小河与青草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王佳慧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从中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6个生字:青、草、对、住、分、干,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指导看图。
1、出示图画,仔细观察。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小河是什么样子?青草是什么样子?
2、把看到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3、揭题板书:13、小河与青草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两遍。
3、出示生字词,指名读。
(1)青、能 后鼻音 能 声母是n
分、干 前鼻音
(2)自由练读,开火车读,齐读。
4、将生字词带到课文中再读一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5、指导读长句子。
(1)出示:是你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要不,我早就变成浑浊的泥水了。
找到停顿,读通顺,读流利。
(2)自己找出长句子,练读,读通顺。
指名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读课文,评议。
2、范读,边听边想,课文告诉我们什么?
3、指名说,互相说。
4、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青、草、对、住、分、干。
1、复习巩固生字读音。
2、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青:第五笔是竖,不要写成竖撇。
对:第二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3、学生描红。
作业设计:
1、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练习写字。
3、多音字组词。
gān ( ) fēn ( )
干 分
gàn ( ) fèn ( )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从中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卡片。
2、口头扩词。
青( )( ) 对( )( )
干( )( ) 分( )( )
二、学习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3、看图理解“弯弯”“长满”,并指导朗读。读出对小河和青草的喜爱之情。
4、小河和青草之间进行了几次对话呢?说了些什么?读一读课文2—5自然段。
5、指名说:第一次对话:2—3自然段
第二次对话:4—5自然段
6、指名朗读第一次对话。它们的对话,你听懂了吗?
7、讨论,交流。
8、出示: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1)“真清”说明了什么?
(2)指导朗读,读出小河水的清澈见底。
(3)句子训练(按要求说句子):
你的水真清啊,(清得怎么样)。
绵羊的毛真白啊,( )。
天空真蓝啊,( )。
9、谁会读小河的话呢?想想该用什么语气来读。(指导读出小河对青草的感激之情。)
指名读,评议。
10、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第一次对话。
11、第二次对话,谁又对谁说了什么?自己读第二次对话。
12、指名朗读,并说出感受。
13、指导朗读,抓住“碧绿碧绿”“让人喜爱”“也要”“充足”“早就”等词,体会青草生长之茂盛和它的谦虚感激之情。
14、分角色练读两次对话,指名比赛读。
15、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边读边想:小河怎么样了?青草怎么样了?
16、体会“更欢、更绿”,有感情地朗读。
三、总结全文。
1、读了这篇课文,小朋友,你们有什么收获?懂得了什么?
2、分角色齐读课文。
3、练习背诵、表演。
作业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看拼音写词语。
shuǐ fèn qīng cǎo duì fāng
( ) ( ) ( )
3、照样子写词语。
碧绿 (碧绿碧绿) (碧绿碧绿的小草)
火红 ( ) ( )
雪白 ( ) ( )
乌黑 ( ) ( )
板书设计:
13、小河与青草
真清←抓住泥土
水分→碧绿碧绿
更欢 更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