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543
post:492543

《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学设计

  • 发布时间:2014-06-25 16:19
  • 作者:王蕊
  • 点击量:

《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太阳出来喜洋洋》是一首四川山歌,歌曲表达当地山民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歌曲中的衬词用在句子尾部,以加强节奏、语气,展现出当地民歌风格。音乐旋律以rela为主音的民族五声调式,音域六度,流露出歌者愉快自得的心情。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识谱能力、积累了歌唱情感表达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尝试用更加丰富的方式表达歌曲情绪,并掌握与歌曲相关的音乐知识技能。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体会民歌韵味,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感受节拍、节奏、旋律。

教学目标:

一、基本目标:通过动、听、唱等形式感受歌曲韵律,能够在演唱时表达歌曲情绪。

二、分层目标:①通过恒定节奏的训练感受节拍韵律、并通过简单的二声部合作体会合唱中声音的统一和谐及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

              ②小山的音高游戏帮助学生感受民族五声调式,并带领学生寻找旋律中的主音线。

              ③通过改变歌曲的速度,启发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表达歌曲。

教学重、难点:歌曲情绪的表达

教学流程:

一、导入

通过诗句、图片、音乐带领学生走进四川。

师:古诗云“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雄,剑门天下险,青城天下幽”说的便是“天府之国”四川。诗中的“秀、雄、险、幽”这4个字足以概括四川的自然风貌。在这偌大的四川周围有着高大俊秀、连绵不绝的山脉。在这大山下居住着勤劳勇敢的四川山民,他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二、“郎郎扯“恒定声部练习

(通过此练习训练学生清脆明亮的声音,感受节拍韵律)

①无音高的练习(与音乐伴奏配合)

R:这是他们上山砍柴的节奏。(示范)“一起读读看。”2-3次

        x x    x

        郎郎   扯

R:鼓点表示村民上山的脚步声,听着鼓声(边说边做)用身体这样表示上山的动作,现在我们兵分两路,鼓棒指向哪边,哪边的斧头就要砍下,行吗?

R:跟上音乐的节拍(按节奏说):让我们挑起扁担上山冈咯! 带领学生在鼓声律动,感受恒定的节奏。

②有音高的练习(与老师演唱配合)

师:不论我们是从上而下唱还是由下而上唱,都要回到那个音?(示范唱谱)对,都要回到la。老师也想加入你们,我们三座山唱的都不一样,但是我们在唱的时候都要互相聆听另外两座山的声音,还要唱自己的音高行吗?

师生合作,师唱主旋律,学生以恒定的节奏加入。

 

三、歌曲学习

①聆听范唱

歌曲分成几段?歌词描写了什么?(引出民歌和衬词的简介)

②诵读第一段歌词

③小山的音高游戏

(建立五声调式音高感觉,便于接下来寻找旋律中的主音)

④默唱第一段,找主音

⑤根据主音唱乐谱

⑥第一段歌词的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