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504
post:492504

张开泉《一叶知秋》的教学设计

  • 发布时间:2011-01-10 17:07
  • 作者:张开泉
  • 点击量:

赏析现代诗《秋》

 

教学目标:

1、欣赏关于秋天的诗歌,使学生能够感受美,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形象,培养学生一点诗意。

2、仔细体会《秋》的妙处和意境,理解诗歌中想象、修辞和炼字的作用。

3、学习写关于秋天的简单的诗歌。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秋》的诗意和写法的妙处。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一年四季都有她独特的魅力,现在正是深秋季节,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课件播放】秋天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二、古体诗词赏析

1、多美、多富有诗意的秋天啊!今天我们就以这个美丽的季节——秋天,为形象代言,共同品味诗歌的意蕴。【课件2

2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以秋为主题来作诗呢!在你心中,印象最深的,或最喜欢的描绘秋天的诗词有哪些呢?(学生交流:简单说说自己的理解

3、引:看来,中国的古体诗词中,秋天绝对是个主角,老师再给大家推荐三首!【课件3】(唐代诗人刘禹锡则借“晴空一鹤”翻出新意,大赞“我言秋日胜春朝”;开国领袖毛泽东站在秋天的橘子洲头,感叹山河图景的无比壮丽……个人认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把秋天的萧瑟描写得淋漓尽致------学生感情朗读)。

4、无论是层林尽染,还是晴空一鹤,这秋天的美景已经打动了多少人,让人们在诗词营造的意蕴中流连忘返!再(读一读)这些优美的文字,走进这优美景象所创造的美好意境中吧!(【课件4】,五句有代表性的诗句)

 

小结过渡:这些诗句或有大处的壮美,或显小处的优美,似乎把秋天的意境都写完了,那么后人还能否翻出新意来呢?

三、赏析现代诗《秋》

1、【课件5】引:突然间,我们的眼前出现了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看到图中的主角了吗?(红叶与秋水)

2、【课件6】背景隐去了,这一片红叶清晰起来,你想说什么?(学生说)

3、引:诗人沙白同样看到了这片红叶,他有了什么神奇的想象?让我们一起走进《秋》的意蕴。

4、【课件7】范读,指读,女生一起读。请用一个字来评价一下这首诗。(美、雅、奇、妙)

5、那么你觉得这首诗美在何处?妙在哪里呢?

6学生交流。相机点拨

◆他说:湖波上,(选取的地点好,有诗意)荡着红叶一片,你觉得写得好吗?(突出“荡”字在语言的准确传神【有动感、动态之美】和呼应上【湖波上】的妙处,。板书:炼字)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一个“绿”字让《泊船瓜洲》流传千古!可见,炼字之重要!

◆红叶在诗人的眼中,很快幻化为一只小小的船儿,他说:似一叶扁舟。【板书:修辞】这,相信大家也能想得到,它太小了,它能做什么呢?

◆诗写到这里,我们还能想到什么呢?作者说:上面着秋天。你会怎么夸他?太有诗意了。【耐人寻味】秋天这么大,能坐得下吗?这句诗其实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奇特的想象,生动的拟人真是神来之笔,令人称奇板书:想象。这美丽的红叶就是秋天的代言人,就是秋天的象征)?读了这首诗,你还会只想到红叶之美吗?还有什么?所谓“一叶知秋”“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秋天,不就是从一些小小的变化开始的吗?小红叶折射出了大意境!

◆“坐”字为诗眼,假如换成“站、躺、或卧-----”呢?(不仅知道秋天来了,而且这个“坐”让

5、老师把课题《秋》改成《秋叶》行吗?(这红叶就象征着秋天,把整个秋的意境琳璃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6、那么老师仿照这首诗也来作诗一首“湖波上,荡着绿叶一片。似一叶扁舟,上面坐着春天”可以吗?为什么?(自然流露,浑然天成,毫不做作)再读,带着美好的想象读出秋天的景色,读出诗歌的意蕴。

四、写好诗的关键:想象的重要

◆写好一首诗的关键是什么呢?(想象),比如:(在黑板上画个m)老师画的是什么??它还像什么?1)雪化了以后是什么?(想象)

◆大家很会想象,思维的大门正在打开,我们的生活中不能缺少想象。在我们所熟知的文学形式中,诗歌是最需要诗人和读者赋予它想象力的。

五、简析现代诗《秋晚的江上》

1、(出示课件6)引:这幅图美吗?能把你看到的某个景物用一句很诗意的话说说吗?你能否给这幅美好的景色起个名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出示课件7)现代诗人刘大白是怎么写这个意境的呢?他用了什么题目?指名读这首诗,写得如何?再看图,品味诗的意境:四人小组讨论,这首诗好在哪里?(扣住板书)【驮、双翅一翻、妆成、红颜------

3、《秋晚的江上》虽然所写的景物与上一首诗歌相比有所不同,但细心的你看出了什么相同的地方?(依然是想象、修辞和炼字)

六、练习写一首简单的诗歌,感受诗意

1学习了以上的诗歌,感受到了诗意之美,大家是不是跃跃欲试了,我们也可以试着作诗一首。(出示课件7)根据秋天的各种美丽的意象,(高远的天空,成熟的庄稼,凄清的景致,中秋的圆月,飘香的丹桂,盛开的菊花,丰收的果园,满山的红叶,金黄的银杏,甚至池塘的残荷…… )撷取一个场景,我们为某一幅图配上一首小诗。(可以仿照《秋》的这种写法,这首诗在我们课本的104页的“诵读与欣赏”)

2、学生练笔(音乐起)

3、学生汇报,教师点评(重点点评移位想象)

七、小结

    诗词的语言是形象的语言,是凝炼的语言,是富有激情的语言。诗词让人聪颖,让人睿智。希望我们多多欣赏诗词,吟诵诗词,甚至试着作作诗……让自己成为一个高雅、高尚、高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