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皮的小杜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学唱《顽皮的小杜鹃》,运用歌表演的形式表现。
教学目标:
1. 用饱满圆润的音色演唱,并能用丰富的情绪表现小杜鹃的“咕咕”。
2. 体验合唱中的合作乐趣,培养注意聆听集体演唱时音量音色变化的习惯。
3. 在歌表演中体现出有表达性的演唱。
教学重、难点:
通过歌词、旋律的体验活动积累歌唱时的情感经验,并通过歌表演的形式表达出符合歌曲中音乐形象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受节拍。
1. 节拍律动
师:“大森林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地方,这里常常会发生一些有趣的故事。我们一起乘坐音乐火车,去森林旅行吧!” 在《木瓜恰恰恰》伴奏音乐声中,生跟随教师在围绕教室开火车。学生边听音乐的节拍边用行走、拍手的方式表现出来。
X X | X X X X | X 0 0
踏 踏 踏 踏 踏 拍 拍
(老师边走边唱:“今天天气真呀真是好,坐上火车心情更是棒,欢声笑语一路把歌唱,向着森林出发去旅行。”)
2. 节拍游戏
“小杜鹃怎么和我玩捉迷藏的游戏的呢?”出示图谱。学生躲藏在凳子后面,当听到老师5拍击掌声后伸出头模仿小杜鹃的样子“咕咕”叫。熟悉节拍韵律后,在音乐《顽皮的小杜鹃》伴奏声中与教师合作,随着音乐准确的表现“咕咕”的节拍位置。
3. 诵读歌词
(1)“小杜鹃给我们带来了森林里一个有趣的故事。”聆听教师范唱,熟悉歌词。
(2)出示歌词,教师带领学生齐读歌词,并区分旋律声部(歌词)和固定声部(咕咕)。引导学生强调重拍并用轻巧、愉快的语气诵读。
(3)“让我们的故事配上一点音乐,让它更加动听!” 随着音乐的伴奏,教师用手势指挥提示学生强拍的位置。
二、学唱歌曲
1.聆听
(1)学生聆听教师演唱第一段,用手的高低位置表示旋律音高。
(2)“你能在心里唱出这几条旋律吗?”学生跟随钢琴默唱。
2.演唱
(1)“我在草地上的时候,欣喜的听到了小杜鹃在唱歌,心情是怎样的?”“带着这样的心情唱一唱前两句。”指导学生用愉快的心情,饱满的声音演唱。
(2)“当我去了树丛,小杜鹃缺飞去了小河;当我赶快跑过去的时候,可它又飞远了。我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你能用歌声表现吗?”指导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变化,用细腻的歌声,丰富的情感表现。
(3)“让我们完整的用歌声来表现故事中小朋友的心情。”学生跟钢琴完整演唱歌曲。
三、合作歌唱
1.角色加入
(1)“这首歌曲我们已经学会了,可是还少了谁的歌声呢?”出示图谱。指导学生演唱小杜鹃的部分,学生扮演小杜鹃与老师进行接唱。
(2)教师启发学生跟随歌词中的故事情节,表现小杜鹃在各句末尾处不同的神情、形态 、表情,并与学生展开讨论:“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杜鹃?”调皮的、可爱的、淘气的、胆小的……指导学生尝试用强、弱、渐强、渐弱的声音来表现小杜鹃的各种表情,在反复练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保持充足的气息来演唱。
(3)“故事发展到第二段又有了一些变化,你能用歌声来表现吗?小杜鹃又应该怎样表现呢?”集体演唱第二段,分小组讨论第二段的歌词,给每一个“咕咕”加上表情记号,并练习演唱。小组汇报表演,与全班交流分享。
2.合作演唱
将学生分成几小组,由小组中的一人担任歌词部分,其余成员演唱固定声部“咕咕”部分。在反复轮流演唱的过程中将歌曲唱熟唱透,并训练学生在合作演唱过程中,注意音量的配合。
四、歌表演
(1)调整座位,变身场地
“今天我们不仅唱了这个故事,还要来演一演呢!”
将一部分的座位调整成一个圆圈,表示草地;一部分拼成一长条,表示小河;一部分拼成两三排,表示森林。
(2)讨论动作,随乐表演
分成草地组、小河组、森林组讨论担任角色的动作以及怎样配合小杜鹃和小朋友的表演。
(3)选定角色,完整表现
挑选1名学生担任小杜鹃、1名学生担任小朋友角色。草地、小河、森林、小朋友负责歌唱部分,小杜鹃担任固定声部。在音乐声中完整的合作表演。
歌表演结束后,谈谈对各自的角色的感受,交流“怎样做才能更好的与音乐吻合?”重新调整后,再次歌表演,并在结束时为自己和伙伴送上掌声!
五、总结下课
今天我们和小杜鹃一起在春风下开心的歌唱和跳舞,学会了《顽皮的小杜鹃》。同学们,春天正在进行时,还有许多美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呢!亲爱的小杜鹃们用咕咕来和老师说再见吧。学生唱“咕咕、咕咕、王老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