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加深对生活情趣的体验和感受。
2、学习“打扮”文章的方法。
3、培养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自由、大胆地进行创作表现。
教学难点:打扮文章的要点。自主的学习行为
教学准备:师:课件、优秀学生作品、范品等;
生:色彩画用具、要打扮的文章(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课文、日记诗歌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
板书设计:
“打扮”文章 方法:变图案、加边框、换底纹 方式:蜡笔、水彩、装饰手工、剪贴纸…… 内容:贺卡、留言条、日记、书信、作文、一段话、 一篇文章…… |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引发学习兴趣。
1、听歌曲《祖国祖国我们爱你》,边听边观察歌词发生了哪些变化。(课件1: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歌词)
小小蜡笔穿花衣 红黄蓝绿多美丽
小朋友们多么欢喜 画个图画比一比
画小鸟,飞在蓝天里 画小草,长在春天里
你画太阳我画国旗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提问:歌词发生了什么变化?(词语、底色) (课件2:演示课件变化)
可以怎样打扮一下让它更漂亮? (加边框)( 课件3:加上边框。)
2、导入课题:
一个灵感,一份心情,一种情绪,一段记忆……生活本身也许是单调、平凡的,不过只要始终保持一颗快乐、单纯的心,就能感觉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那么值得咀嚼和回味!
文章这样打扮一下果然漂亮了很多,今天我们就看谁最会“打扮文章”。(课件4:以艺术字形式出现课题“打扮文章”)
(二)、欣赏课件中的作品(指出作品中的优缺点)
(三)、分组比赛,了解学习内容。
1、引导思维:
如果给你们一段文字,你会怎样来打扮它呢?(词语、边框、底纹)我们除了能用画的方法来打扮文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打扮文章呢? (蜡笔水彩、装饰手工……)
小练习:打扮词语“太阳”、“吃饭”、“朋友”、“唱歌”、“钱”、“开心”。
教师出示自己的范画,小结打扮文章的要点:①、表示事物的名称时,可直接画出它的形象,如“太阳”、“朋友”。②、可用约定成俗的形象代表某名词或形容词,如:“生日”、“钱”“开心”。③、动词可用约定成俗的图案代表,如:“跑”、“唱歌”。
2、分组比赛:
以自主选择为小组进行尝试作业。(课件 6:出示比赛要求,点击小蜗牛控时器,开始比赛。)
给学生提供一个儿歌供参考(老师昨天有四则儿歌没有装扮好,想请同学们帮帮我行吗?)
3、讨论,评议:
观察一幅学生作业,指导矫正作业中常见的问题。针对学生在制作中出现了不同绘画表现了同一事物也很合理的情况,小结。如教材中的“人”、“树叶”等。
(四)、发散思维,准备表现创作。
1、矫正深化
出示学生作业,展示作业中常见问题,讨论矫正。(课件 5:展示学生作业,局部放大,矫正。)
2、创作要求
用你喜欢的工具来打扮你的文章。打扮好文章后,用自己喜欢的装饰工具与方法,将自己的作品装扮得更漂亮。完成作业后给自己的好朋友读一读,相互提提意见,改一改。听到音乐我们开始创作,音乐停止作业也应该结束。(课件7:创作指南,音乐控时。)
(五)、表现创作,互评推荐作品。
1、讨论评议
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黑板上,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齐评作品。
请几位同学说说刚刚评议的内容。
(六)、小结:
1、发散思维
生活中,我们除了可以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打扮文章,还可以打扮什么,让它更漂亮更有趣呢? (课件展示:QQ聊天中的问候语)
2、课后交流
送礼物(用各种方法打扮的生活物品)课后交流:这些礼物是用什么方法打扮了什么东西?它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同学们,用我们今天所学装扮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