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020
post:492020

《鲁班和橹板》教学设计

  • 发布时间:2015-07-01 15:21
  • 作者:朱舟舟
  • 点击量:

23、鲁班和橹板

附小 朱舟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锯、钻、曲尺等工具)认识这些工具吗?(读读名字)

2、这些工具都是帮助人们劳动起来更方便更省力的,而发明这些工具的就是人们常说的木匠祖师——出示:鲁班

3、鲁班是两千多年前的鲁国人,(出古代地图),再读读他的名字。

4、读读这个词——橹板,看看偏旁有什么发现?

(都是木字旁,说明——)评价:你真会发现!

5、那橹板是种什么工具呢?(出示:人们把这种摇船的工具叫做“橹板”。)

指名读 评价:读准了字音,还要读出句子的意思,橹板是用来干什么的(手指“摇船”) 再读读(指名读)评价:我听明白了,橹板是一种摇船的工具。

6、读读这两个词,你又有什么发现?(两个词读音很像,橹板是鲁班发明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板书“和”),读读课题。

二、初读

1、把书翻到130页,自己读读课文,做到要求:(出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用手势告诉老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5个)

3、看看,这些字词能读准了吗?

■已                        

师:(点拨)你注意到了加点字都是后鼻音,前音不拖,词儿连读。(齐读)

■这些加点字,都是前鼻音,能读准吗?

      在船尾

■老      撑船

这些加点字都是翘舌音,读准它们。(齐读)

【老艄公】看看“艄”和“船”这两个字的字形,你有什么发现?(都和小舟有关)(出示图片)老艄公就是撑船的老爷爷。

【竹篙 撑船】读读这个词——竹篙(),看看字形就知道竹篙和竹子有关,篙就是竹字头,竹篙就是细细长长地竹竿。用竹篙撑船,撑这个字很有意思(),右边是手掌的掌(伸出右手),左边也是一只手,两只手握紧竹篙,用力抵到河底,用这个力量让船向前走。现在带着你的理解读好这几个词。

■嘎嘎  扑通扑通

这两个词可有趣了,读读。

读着这两个词就仿佛看到了——出示:一群鸭子“嘎嘎”叫着,“扑通扑通”跳下水。(图文)

能用你的朗读让我们看到这样的画面吗?(评价:你就像一只可爱的小鸭子呢!)

师点拨:“扑通”是重物落水或者落地的声音,在这里是指小鸭子们跳进水里的声音,扑通扑通,谁能读好?(一起来读读!)

(评价:鸭子在水里多快乐呀!)

4、把刚才学到的字词带入课文,再读读,把课文读流利。

(等读的差不多时出示:)读完了课文,读懂了吗?谁能用这样的句子说说。

(出示):鲁班看到                ,于是模仿           ,发明了         

5、指名说(评价:同意吗?你真了不起,读懂了课文!/谁还想补充?)

三、精读

1、老艄公撑船的情景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出示,指名读)

评价:恩,你读得比较流利,但还要一边读一边想想句子的意思,注意停顿。谁再来读读?

评价:你注意了停顿,读出了句子的意思。就学着他的样子,我们一起读读。(齐)

2、文中说到老艄公用竹篙撑船十分吃力,这究竟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播放视频),瞧,用细细的竹篙一次又一次地用力抵住河底,反推着船一步一步地前进,得用多大力气呀!难怪鲁班看到老艄公用竹篙撑船……。等把船撑到对岸,老艄公已经累得……。这样的画面,这么辛苦的老艄公,用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吧!(齐读)

3、鲁班看到老艄公吃力撑船的情景,是怎么想的?

出示要求:a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b鲁班想到了什么?用横线划出来。

       (生自由读课文)

4、鲁班想到了什么?

——“有什么好办法……省力呢?”   【板书:省力】

鲁班想要用一个好办法让人们能够省力。读书要读出意思,鲁班——,两眼——小船——想,有什么——能让人们——感到——呢?(引读)

指名读(评价:这里是问号,还要读出疑问的语气,齐读)

6、什么是“两眼盯着”?

——生:一直地看

眼睛眨都不眨,心里还在—默默地想…你能学着鲁班当时的表情读读这句话吗?

(生模仿……)注意你的表情!

师点评:仿佛看到了鲁班凝神思考的样子,你来读!

(注意点拨:是在心里“默默地想”啊,轻轻地,一起读——)

7、出示第三自然段到眼睛一亮……

鲁班想到了什么好办法?是什么让他想到的呢?自由读读这一部分,边读边思考,开始读吧!

1)是什么让他忽然眼睛一亮,想到好办法的?

2)(出示脚蹼图)瞧,这就是鸭子的脚蹼,像鸭子这样能在水中生活的动物,它们的脚趾间是有一层薄薄的皮膜连着的。我们把手伸出来张开,就作为鸭子的脚蹼,(动作示范)往后拨水,水就给我们力量向前走,拨得越大,走得就越快,难怪鸭子能——(手指着引读)轻快地向前滑行。

贴“脚蹼、拨”

带着你的理解,再读读这句话。(齐读:只见它们——滑行。)

3)想想课文前面说到的,老艄公用竹篙撑船那么吃力(出示句子和图),而鸭子用脚蹼往身后拨水,就能轻快地滑行(出示句子和图),这时,鲁班会想到些什么?

评价:a答出来——你真聪明!谁想给他补充? /你真爱动脑筋!你说说!

      b答不出来——再读读,一个是用细细长长的竹篙吃力地撑船,一个是用脚蹼拨水就能轻快地滑行,会想到什么?

4)咱们一(2)班的小朋友真爱动脑筋,这就是鲁班想到的好办法呀!做个像鸭子脚蹼一样的工具,让船也能轻快地滑行,让划船不那么吃力。)

于是鲁班找来一根粗木棍(ppt演示)把上半截……,就像(引读——),

把下半截……,就像(引读——),

这样模仿动植物的特殊本领发明创造,为人类服务的科学,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仿生学

5)瞧——(播放摇橹视频)  像什么?(脚蹼、鱼尾……)

一摇,船就……“轻快地向前滑行”,不光……,船也……(引读)

8、学到这,你想对鲁班说些什么呀?(你说!用手势,不重复学生答案)

(评价:鲁班真不愧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家,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联想。)(板书)

9、现在带着你的感受和理解,我们一起读读课文,书捧好。(读书姿势,重点地方师跟读)

四、指导写字

1、下面我们来写写这节课的生字。

(出示生字)这些生字有三类,独体字,上下结构的字和左右结构的字。

今天我们先来写独体字和上下结构的字。

2、(出示:力)

 独体字“力”,笔画舒展。“力”最早是这样写的——“(图)”,“横折钩”就像使劲张开的手指使劲的样子,“撇就像使劲弯着的手臂——看老师写。

折角顿一顿,钩尖对着横头,撇从竖中线出发,撇尖过横头。(生描一写一)

3、(出示:等)

“等”是个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寺”(注音),寺最早是指官府,官府把竹简整理整齐,等的本义就是整齐的竹简。

看老师写。竹字头,左右部件相同,左小右稍大,第二横拉拉长,踩好横中线,两竖不在一条线。(生描一写一)

4、(出示:安)

“安”也是上下结构,上面是一个宝盖头,(出示)表示房子,宝盖头的字大多和房子有关,“安”就像是一个女子住在房子里。

横勾就像小鸟的嘴巴,正在低头啄胸前的羽毛呢,所以要写的小而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