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1980
post:491980

解决问题的策略

  • 发布时间:2015-01-16 15:09
  • 作者:周远平
  • 点击量:

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

教学内容:P71-73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所提供的信息,学会运用从已知条件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学生经历提取信息,发现问题、列表整理、解决问题的知识获取过程,从而使得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以提高,推理能力得以发展。

通过学习、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列表的方法解决合适的问题,用从已知条件想起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难点:正确整理、分析数量关系,学会通过关系决策问题,并内化成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多媒体。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课件播放“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司马光想到砸缸救人,这是一个很好地计策、方法,也就是策略。(板书:策略)

2、揭示课题。

谈话:其实,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用数学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很多策略。

补充板书:解决问题的

这是学生在第一次在数学学习中接触“策略”这个抽象概念。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激活学生的经验,为下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基础。)

 

二、新授:

1、列表整理信息。

出示教材71页例1的场景图,指名学生读题。

仔细观察,出示图中第一个问题: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

谈话: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题目中的信息比较多,怎么才能看的更清楚一些?

师:“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你是怎么理解的?

同桌讨论后,让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

老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方法:列表整理信息。

学生自主增加了几条改编例题,使信息涉及多个条件与问题,这一过程能收发学生思考:条件和问题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这样的思考能让学生体会条件的价值。)

 

板书:列表整理信息,出示表格。

谈话:第一行填什么条件?小猴第一天摘桃的个数填在哪一行?依次类推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填哪一行你会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下列表格。

提问:谁愿意说一说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分别摘了多少个桃?你觉得列表整理信息由什么好处?

揭示:有利于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2、分析数量关系。

谈话:列表后,我们再怎么做?

板书:分析数量关系。

引导:根据表格的第一行,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可以先求出第二天摘了多少个桃?

板书:从条件入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第二天        30+5=35(个);第三天   35+5=40(个)

第四天  40+5=45(个);第五天   45+5=50(个)

提问:解决这个问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谁愿意来说一说?

谈话:同学们,刚才他是根据表格从条件入手,如果从问题出发,可以怎么想呢?大家来观察表格第二行,想一想要求第三天摘多少个,可以先求出什么?

板书:从问题入手

4、小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用了哪两种不同的思路?谁愿意说一说。

1)从条件入手:根据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先要求出第二天摘的个数。

2)从问题入手:根据第三天摘了多少个,先要求出第二天摘的个数。

 

学生整理条件和问题的方式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本环节旨在唤醒学生解决问题的经验,展示学生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初步感受列表整理信息的优雅性。)

上一篇:张永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