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运算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09、110页“混合运算”复习。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比较、分类等数学活动中自主梳理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顺序,形成比较结构化的知识网络,提高运算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思考的严谨性,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思考交流,梳理知识
1、创设情境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前一天,同学们到超市购买食品。
巧克力 牛奶 薯片
每盒20元 每盒4元 两袋共4元
根据下列问题直接列式,不计算。
(1)2盒牛奶的价钱和2袋薯片共多少元?
(2)1盒牛奶的价钱是1袋薯片价钱的几倍?
(3)1盒巧克力和2盒牛奶共多少元?
(4)1盒巧克力的价钱是1袋薯片价钱的几倍?
(5)1盒巧克力比1袋薯片贵多少元?
(6)2盒牛奶的价钱是2袋薯片价钱的几倍?
(7)1盒巧克力、1盒牛奶和2袋薯片共多少元?
(8)1盒巧克力比2盒牛奶贵多少元?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算式。
4×2+4 4÷(4÷2) 20+4×2 20÷(4÷2)
20-4÷2 4×2÷4 20+4+4 20-4-4 或20-4×2
2、自主整理。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能把它们分类整理吗?
同桌交流想法,把算式分类整理写在作业本上。
全班交流。
学生出现的分类可能有以下两种:
(1)“从左往右算”为一类;“先算‘后面’再算‘前面’”为一类。
4×2÷4 20-4×2
20+4+4 20-4÷2
20-4-4 20÷(4÷2)
4÷(4÷2)
(2)只有加减法的为一类;只有乘除法的为一类;加或减与乘或除混合的为一类;有小括号的为一类。
20-4-4 20-4×2 4÷(4÷2)
20-4÷2
4×2+4
3、组织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分类的依据,并引导学生将只有加、减法和只有乘、除法的算式调整放置在一起。
20-4-4 20-4×2 4÷(4÷2)
4×2÷4 20-4÷2
4×2+4
师:你知道为什么分成这样的三类吗?
引导学生理解:第一竖列的三道算式都是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运算,都是从左往右计算;第二竖列的算式有乘法和加、减法或有除法和加、减法,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减法;第三竖列的算式里有小括号,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4、揭示课题。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混合运算”。
谈话:回忆刚才复习的内容,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组织学生口算以上算式的结果。
教师指出:通常我们写成递等式计算的形式。
二、巩固练习,强化方法
1、基本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交流:混合运算在计算时,你认为要注意些什么?
引导小结:一看,二想,三算,四查。( 板书: 看、想、算、查)
2、专项练习
辨析:下面算式的计算正确吗?如果有错,错在哪里?
238-75+25 150+50×7
=238-100 =200×7
=138 =1400
3、对比练习
(1)在○中填“>”“<”或“=”。
480-180÷60 ○(480-180)÷60
98+2×30 ○(98+2)×30
960÷4×20○960÷(4×20)
引导思考:你能用估算的方法在○中填“>”“<”或“=”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组织学生观察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
小结:每组题目数据相同,但由于小括号导致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结果也不同。
(2)算一算,比一比
750÷5÷2 480÷4÷8
750÷(5×2) 480÷(4×8)
学生独立计算后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每组两题数据相同,小括号导致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却相同。
追问:你又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再思考:根据刚才的发现,你能写出和720÷3÷8这个算式结果相同的其他算式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720÷24 720÷(3×8)
教师小结:混合运算,我们不仅要正确计算,还要善于观察、思考、发现。
三、综合应用,拓展延伸。
1、完成教科书第110页第8题。
社会实践活动,六(2)班同学去绿色农业基地参观。你能算出西红柿有多少棵吗?
2、五(1)班同学从南京乘车去上海。沪宁高速公路全长274千米。汽车从南京出发,你能算出汽车离上海还有多远吗?
3、四年级同学参观玄武湖公园,恰巧公园推出了两种不同的门票购买方案。
方案一: 成人票:30元;儿童票:15元。
方案二: 团体5人以上( 包括5人) 每人24元。
(1)四(1)班李老师带48名同学参观,应该选择哪种购票方案?为什么?
(2)小明在公园门口正遇到东方旅行社组织14名成人和1名儿童集体准备游玩,他们应选择哪种购票方案呢?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交流各自的想法,教师分别板书,并引导应选择比较经济、省钱的购票方案。
引导发现:根据成人和儿童的人数灵活选择方案一或方案二。
四、回顾反思,总结提高
这节课我们对混合运算进行了整理和复习,你有哪些收获呢?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还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