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1529
post:491529

蒋凌 《水墨画》

  • 发布时间:2011-01-14 16:13
  • 作者:蒋凌
  • 点击量:

山水画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山水画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和主要的艺术特点。

2、操作目标:了解和学习山水画的笔墨技法,运用山水画的表现形式进行尝试练习,创作出一幅自己理想的山水画。

3、情感目标:学习和继承中国山水画的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通过山水画的鉴赏和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中国山水画的程式化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画山石的各种皴法,画树叶时的各种点法等。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中国古代和现代的山水画的图片资料和自己喜欢的绘画作品。教师再准备山水画教学的多媒体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尝试。

最理想的大自然应该是青山、绿水、白云等,请同学们尝试运用手中的笔,画出自己心中的一座山、一片云、一棵树……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一次“我最喜欢的山水画”的评选活动。

引导。

阶用投影仪展示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作品,同时进行山水画的史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山水画的发展过程和寄情于山水的艺术表现欲望,引出课题。

二、教学新课

1、围绕“你为什么最喜欢这幅山水画”你能理解这幅山水画表达的意思吗?等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联系画面的直接形象与作品所蕴藏的寓意进行赏析,理解山水画借物寄情的内涵,并思考:如果你表现这个内容,会怎样创作。

2、欣赏大师作品。感受笔墨情趣。

3、示范。教学时可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

山水画的方法步骤

勾线。凡能用线概括的地方,分主次先后,用墨线尽量明确、肯定地勾勒出来。

皴擦。在墨线的骨架基础上加以补充,进一步表现山石的脉络、转折,以及树干、建筑的体面和质感,使画面逐步丰富起来。

点染。以不同的笔法的点加以充实和丰富,逐步形成画面的整体效果。

整理。待画面完成70%以后,以画面本身既成的状况为主,进行充实、调整,目的在于突出画眼。

着色。当墨色丰富到几乎有色彩的感觉有时候,应考虑着色,以取得“锦上添花”的效果。

4、学生练习。

5、展示评价总结。

选择部分学生的作品布置到黑板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评价标准进行欣赏与评析,推选出优秀作品。

6、收拾整理。收拾与整理山水画用具,保持教室的整洁。

板书设计:

山水画

勾线

皴擦

点染

着色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