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落伞》教学设计
南师附小 姜玲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现在材料,设计并制作简易降落伞。
2、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3、知道降落伞缓慢下降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
4、初步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执教的是《降落伞》一课的第二课时
一、本节课教学目标:
1、能够对“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
2、能够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其中两个因素。
3、会设计对比实验。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难点: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其中两个因素。
三、教学准备:
伞面大小不同、材料相同、伞绳相同、悬重物相同的一组降落伞;伞面大小相同、材料相同、伞绳相同、悬重物不同的一组降落伞;实验记录单;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大家还记得在一次科技节的开幕式上,姜老师为大家表演了一个火箭发射,发射成功的火箭是靠什么让它慢慢下降下来的呢?在制作的获奖的过程中,最难的,也是比较关键的就是里面的降落伞了。因为大家都比较感兴趣,所以上节课,姜老师教我们四(5)班的同学学习制作了降落伞,你们的降落伞做好了吗?能放飞吗?
2、那我们先请4个同学上来试一下。(四人排成一排)你们的降落伞能放飞吗?(放一样高,为什么?我来喊口令。)很不错,请回位。
3、你们的也能放飞吗?想不想试一试。像刚才展示的同学一样,小组4人,把降落伞放在相同的高度,每组1号同学喊放飞口令,比一比哪个降落伞在空中停留的时间长一点。只放飞一次,降落伞一着地,就请将它捡起来放在桌子中间的托盘里,并在座位上坐好。玩降落伞时注意保持安静,我们比比看哪一个小组效率最高。
4、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一样吗?(板书:降落伞下降的快慢)
5、教师小结: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降落伞下降的快慢可能因素与哪些有关?(出示课题)
(二)提出猜想
1、你们觉得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猜想。教师板书学生的回答:伞面大小、悬挂物的轻重、绳子的长短、绳子的粗细、伞面的材料……)
2、教师小结:这些都是你们的想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得逐个研究。但是这些因素中,有的因素比较复杂,研究需要的时间太长,不太适合这节课研究。那你们觉得这些问题中哪个因素最适合我们今天来研究呢?(学生回答)
如果有学生提到风这个问题, 引导教室里的风大小基本不能改变,所以这个想法适合这节课研究吗?
3、老师看出来了,同学们还真挺会选择合适的问题开展研究的。那么因为时间的限制,今天我们先选择一个问题来研究,伞面大小这个因素。研究伞面大小对降落伞下降的快慢有没有影响,好吗?
(三)设计实验,猜想验证
1、引导猜想:好,我们已经确定了要研究的问题,降落伞伞面大小对降落伞下降快慢可能有什么样的影响呢?请小组讨论并把你们的猜想记录下来。
(小组讨论)
2、汇报猜想。(说说猜想的理由是什么)
3、指导设计实验方案:
每个小组已经做出了你们的猜想,要想验证我们的猜想和实际情况是不是一样,我们得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个伞面大,一个伞面小对降落伞下降的速度有没有影响呢,这是一个典型的对比实验。对比实验我们都知道,只能改变几个条件?(一个)
那今天的这个对比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不变的条件又有哪些呢?实验又该怎么做呢?请同学们讨论完成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前老师有一点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今天不提供秒表,你们能不能想出其他的方法,让我们能清楚地看到降落伞下降的快慢。
4、汇报实验设计。(师生共同修改完善实验设计)
下面我们先请**小组同学汇报,(下面由我们小组为大家汇报, 我们小组的汇报结束了,请问对我们的设计有没有需要补充和修改的意见,由学生自由进行)
5、指导实验
实验设计好了,下面我们就要按照实验设计进行实验了。为了能顺利地完成我们的实验,提几点实验要求。 第一小组合作,6个人可以分分工,哪两个拿降落伞,哪个观察,哪个记录,让每个人都放一遍,比3次。第二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第三如果觉得降落伞放飞的高度不够,可以选择站在凳子上,一定要注意安全。怎么站呢?请同学示范。降落伞怎么放呢?实验中安静地做实验。
(课件出示实验要求)
(1)组长合理分工,组员合作,迅速完成实验。
(2)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记录员及时记录,实验完成后共同得出结论。(完成记录表格)
(3)上下椅子一定要注意安全。
(4)实验过程中安静地做实验。
能接受吗?各组的材料员来领取你们所需的材料
(学生动手实验,教师指导)
6、汇报实验现象
在实验中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与结论)
示范实验过程。
你们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和猜想一样吗?
(四)总结深化
1、通过大家的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我们得出:
伞面大小会影响降落伞下降的快慢。
2、讨论:在同一条件下,伞面越大,下降速度越慢。这是为什么呢?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其中的奥秘呢?
(伞面越大,在空气中张开的面积就大,受到的空气阻力就越大,所以下降就慢)
3、教师小结:这节课,同学们通过猜想、设计方案、动手验证并最终得出科学的结论,真像小小科学家了。看来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只要我们积极探索,都能得到一个科学的解释。现在还有几种猜想没有得到验证,就请同学们课后继续研究。
教学反思:本课是一节对比实验课,着重研究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在控制变量这个环节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已经制作好的降落伞,在学生需要的时候为学生提供。如,当学生需要两个大小不同伞面的降落伞时,通过讨论学生能够考虑到,除了伞面大小不同以外,其他都应该是相同的,这些因素在互动交流中都被提出时,教师出示降落伞。一般对比实验的讨论,需要进行控制变量的讨论,实验过程的讨论,以及实验注意事项讨论。控制变量重点弄清楚改变什么条件,不改变什么条件,需要哪些对比的实验器材并准备好。根据变量的控制,详细设计出实验的过程,也就是对比实验的步骤是什么。降落伞一课的实验对比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计时对比,一种是直接两两对比。本课教学时采用了两两对比的方法,相对比较简单,直接记录结果谁先落地。实验的注意事项,教师在实验前是一定要进行测验的,要考虑到哪些地方学生可能会出现问题,而影响实验结果的。有的是态度问题,有的是操作技巧的问题,有的是合作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先让学生讨论,然后教师再进行相应的引导、提示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