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1361
post:491361

全敏的教学设计

  • 发布时间:2014-06-25 10:18
  • 作者:全敏
  • 点击量:

12陈毅探母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
   3、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浓浓亲情,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敬长辈。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力,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使学生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敬长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照片,你认识这位威风凛凛的军人吗?

★  出示:陈毅   什么陈?耳东陈。

请同学们跟着我书空“陈”字   学生边说笔画边书空

  2、过渡:陈毅,是一位元帅,抗日战争时期,代过新四军军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是淮海战役的主要领导者和组织者之一,是国内外知名的军事家。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上海首任市长兼市委书记,还做过外交部长,是出色的外交家,十分了不起。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关于他的小故事《陈毅探母》

★将小黑板拿掉,出示完整的课题,

“母”是一个生字,你怎么记住它? 书空母字

齐读课题:12陈毅探母

3、你能用“探”字组什么词?从课题中我们知道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1)要想把课文读好,首先得把藏在文中的生字词读准,谁来试试?指名读,带读,开火车读,齐读

读带拼音词    去拼音后再读

(2)课文中的长句子你能读好么?自己先试一试

指导读长句子

A他看见/母亲换下的衣服/还没洗,就打来一盆水,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

打来一盆水后,他做了哪几件事?

这两件事情是一件做完,再做另一件的吗?

只要两件事可以同时做,我们就用“一边……一边……”把它们连起来。

你能试着填一填吗?

同学们真棒,已经会用“一边……一边……”造句了,咱们再来看一个长句子
    B从小到大,你/不知道替我/洗了多少次衣服。

指导正确断句

(3)字词读准了,长句子也读通顺了,课文你能读好吗?谁来试试?

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评议,纠错正音

刚才同学们听得认真,评得准确。读书就是要读得字字响亮,不错字,不多字,不少字。你能做到么?自己试一试。

(4)同桌互相检查读书情况,一人读一小节,一遍读完后再交换。

3、通过同学们刚才的介绍,我们知道陈毅政务繁忙,几乎没有休息时间,为什么特地千里迢迢返回故乡四川去探望母亲呢?他又是怎样探望自己的母亲的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试着填一填。

指名口头填空

 (三)学习生字

1、读完了课文,我们再来看看本课的生字。   揭示本课生字,指名读

2、老师给这些字找了几个朋友,你能给它另找几个朋友吗?

先读词,再请同学组词
  3、指导写字
   母:母字一横长,平分梯形框    在习字册上描红写一个字

应:(口诀)一点一横长,一撇在肩旁,两点又一撇,并排长横上。 

4、学生描红,写习字册。描一个字,写一个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的生字词,你会写了吗?

请打开听写本,听写几个字词:
     陈    故    应    母亲
   2、对照投影批改。
  (二)讲读课文

1、讲读第一小节

(1)指名读点击课件,思考: 得知母亲生病,陈毅的心情怎样?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不是一般的回去,而是赶回。陈毅元帅知道自己母亲病了,心里多么着急呀!

(2)他可能会想些什么?他希望自己能尽早到达故乡,看到母亲,了解母亲的病情。

(3)谁能读出陈毅元帅急切的心情?指名读、齐读第一小节

2、讲读第二小节

(1)陈毅着急地赶回家,都为母亲做了什么?自己读一读第二小节,想一想

(2)指名回答,出示图和句子

A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的床前,拉着她的手,仔细地询问病情。
  一……就……   告诉我们什么呢?

是呀,陈毅赶了那么长时间的路,顾不上用毛巾擦擦脸上的尘土和汗水,一进家门,就——(领读)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

是呀,陈毅赶了那么长时间的路,好不容易到家了,却连一口水也没来得及喝,一进家门,就——(领读)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

没有耽搁,毫不迟延,立刻来到母亲床前,多么急切!

谁能把这句话读好?

这里有一个词叫“询问病情”,是什么意思呢?你觉得陈毅会问什么呢?

(什么时间发病、症状、治疗情况及效果、目前状况等)

看看图,陈毅拉着母亲的手正在细心询问呢,你能读出陈毅对母亲的关心吗?

指名读,齐读

他还做了什么?
  B他看见母亲换下的衣服还没洗,就打来一盆水,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
  上节课,我们知道洗衣服和谈家常是同时做的,为什么一边洗衣服还一边跟母亲谈家常呢?可能相聚的时间很短,陈毅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的了解母亲的生活情况。

陈毅真善于孝敬老人,关心老人,母亲换下来的衣服还没有洗,他毫不犹豫,抓起来就洗,显现了儿子孝敬母亲的一片真心,“家常”指家庭生活中的日常琐事,陈毅和母亲谈家常,借以交流思想,融合感情,表现了他善于从情感上关心老人,看,母子俩很久没见,聊得多开心!

你猜猜,他们会谈些什么?(可以是乡亲、乡邻的日常生活、健康及来往等情况)
  3、讲读第三小节

这儿有一次对话,你能读好吗?指导分角色朗读。
从母亲和陈毅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什么?

对,陈毅五十多岁,年龄不算小了,自己都做了父亲了,还替母亲洗衣服,多孝敬老人啊!

“你不知道替我洗了多少次衣服”,母亲为我们洗衣服的次数真是数也数不清!仅仅是洗衣服么?母亲还为我们做了什么?

唐代诗人孟郊的一首《游子吟》就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出示《游子吟》,齐读

是啊,哪一位母亲不是无私地关爱着自己的孩子,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孩子的一切呢?做父母的对子女真是——

★出示成语:情深似海    恩重如山

当他们年纪大了,身体虚弱了,做子女的怎么能不孝敬呢!在陈毅看来,自己年龄再大,地位再高,有机会能为母亲尽一点孝心,是再应当不过的了。

让我们捧起书本,好好地读一读第三小节 

4、学完课文,你觉得陈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三)拓展练习

1、在我们身边,孝敬父母的事情也有许多,有一首儿歌唱出了小朋友对妈妈的爱,你会唱吗?指名领唱。

2、儿歌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孝敬妈妈的?除了给妈妈送上一杯茶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口答:我帮妈妈                       

          我替奶奶                       

能仿照陈毅元帅的话,饱含深情地说说吗?

我帮妈妈                     ,是应该的呀!

(四)总结课文

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说:百善孝为先。我们学校3月份的德育活动主题就是感恩,希望同学们都能向陈毅元帅学习,孝敬长辈。课后请同学们收集一些名人孝敬长辈的故事,一起来交流。


  板书:
               

                              赶回
     12、陈毅探母   细心询问    孝敬       
               洗衣
               
               

 

 

上一篇:王菊教学设计
下一篇:潘燕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