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妈妈
教学内容:
歌曲《大树妈妈》、欣赏《摇篮曲》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柔美深情的歌声演唱歌曲。
2、通过模仿妈妈摇摇篮的动作,感受《摇篮曲》旋律中的动荡感。
3、通过图示,律动唱准八分休止符。
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用柔美深情的歌声表达我们期盼优美生存环境的愿望。
2、通过欣赏《摇篮曲》,为歌曲演唱需要的感情做铺垫,使学生始终有这样的状态,并用这样的状态表演歌曲,感受音乐。
教学难点:
1、用身体的动作表示《摇篮曲》的乐句。
2、演唱时配合呼吸,唱准八分休止符。
教学过程:
一、欣赏《摇篮曲》
1、律动导入
师:今天的音乐课,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请你跟我一起做,想一想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播放原版《摇篮曲》)
2、简介《摇篮曲》
师:摇篮曲是谁唱的?你能说出摇篮曲的作用吗?
生答。
师:这首优美深情的歌曲就是著名作曲家舒伯特写的,他给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幅画面: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母亲轻轻地摇着摇篮,哼唱的旋律,音色的月光透过窗子照在母子的身上。(出示图片)
3、中文版《摇篮曲》哼唱
师:让我们来哼一哼这首歌曲,听一听歌曲中唱了些什么?(播放中文版《摇篮曲》)
4、画旋律线,分乐句
师:你觉得这首歌曲应该分为几句?
引导学生边做动作边听歌曲,用动作来提示乐句的划分。
师:这四句里又有哪几句是相似的?
生答:1、2、4句相似。
二、歌曲《大树妈妈》教学
1、故事导入
(1)师:这首歌曲中也有为慈爱的妈妈,听一听谁是妈妈,谁是宝宝?
这个宝宝既可怜又幸福,这是为什么呢?(播放《大树妈妈》)
生答。大树是妈妈,小鸟是宝宝。可怜的小鸟和妈妈走失了,却得到了大树妈妈的关爱,真是幸福。
(2)出示课题和图片
师:大树妈妈唱的摇篮曲也是这么美妙动听啊!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树妈妈》。相信有了小朋友的歌声,小鸟会更加快乐!
2、体验摇篮的动荡感,解决难点八分休止符。
师:大树妈妈真是用心,她变换着不同的方式轻轻的摇着摇篮里的小鸟,让它可以安心的入睡,我们也一起来学习大树妈妈摇摇篮的样子吧。
① ~~ 摇啊摇
② ·~~ 摇 啊摇
③ ~~ · · ~~~摇啊 摇摇 摇啊摇
(1)练习3种摇篮方式。
(2)跟随音乐律动。动作的设计的最终目的为了融合音乐,感受其中的动荡感,即八分休止的稍作停顿感觉
(3)同桌合作完成摇篮动作。
3、学唱第一段
(1)根据歌词学习动作。用动作来提示歌词中的哪些字要唱的短一些,从而再一次体会休止符的停顿感觉。
(2)第二遍跟随音乐,默念歌词。
(3)学唱第一段歌词,重点练习难点部分。
4、完整演唱第一段。
5、学习休止符和连线。
师:有些字唱的短一些,有些句子唱的连一些。这使我们的歌声像摇篮一样动荡起来。你能找出是哪些字短,哪些句子要连起来吗?
生答,出示休止符和连线。
师:原来是这些音乐符号提示着我们要用怎样的声音演唱,才更加符合这首歌曲要表达的意思啊!
5、自学第二段歌词
(1)讨论休止符和连线处。
师:找一找在第二段中哪些地方出现了休止符和连线,念一念。
(2)四人合作学习歌词
师:一人学习一句歌词,合作完成第二段。注意休止符和连线的地方。
(3)小组汇报。
(4)边唱边学习第二段动作。再次通过动作来提示休止符处的停顿感,不停的巩固和提示学生。
三、 丰富表演形式
同桌两人,一人来扮演大树妈妈(唱),一人来扮演小鸟(动)
在做动作的同时注意倾听伙伴的演唱,提示学生像是一人在表演,所以动作和歌声要配合好。
四、 总结与拓展
师:妈妈对宝宝的爱是无私的,相信小朋友们也同样爱妈妈,让我们用歌声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爱,回去为妈妈演唱一首刚刚学习的《大树妈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