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教学设计
李春辉
一、启发导入
1、通过预习,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每年有一个时刻倍受世界瞩目,谁来说说?
●(每年的12月 10 日下午 4 时30分,在瑞典王国首都斯德哥尔摩,都要举行一次世界性的科学盛会——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
2、选择这样的时间和地点来举行如此规模宏大的授奖仪式有着怎样深刻的意义呢?
二、自读课文,了解发明原因及过程
1、过渡:是的,诺贝尔在世人的心目中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人们十分崇敬他,也以此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科学家。通过初读课文,你了解诺贝尔了吗?谁能简单说说。
(诺贝尔一生的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就是炸药。)
●出示: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指名读。
评点:你读出了诺贝尔坚定的信念;你读出了诺贝尔一生的追求。
2、那么,是什么使他决心将整个生命投入炸药的发明中呢?
(学生回答第四节内容)
总结:诺贝尔小小年纪便有关心劳动者,献身科学的情怀,真令人感动和敬佩啊!
●从此,引读: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小手出点击)
3、他先后研究发明出哪几种炸药呢?请大家浏览课文5-9节,找一找。
●交流、出示:液体炸药——固体炸药——爆炸力更大的炸药
三、精读课文,感受“热爱科学、造福人类”的精神
1、从幼时立志到最终研制成功,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板书:投入了整个生命)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诺贝尔的实验室,和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一起经历那些极不平凡的日日夜夜,共同感受科学研究中的痛苦与欢乐。请同学们静静地默读课文5—9小节,把自己感悟最深的语段找出来,读一读,想一想。
2、你读出了什么?学生交流所感悟的语段:(下面我们来按顺序,共同交流交流5-9小节中同学们感悟最深的地方。)
● 1864年6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
面对辛苦创建的实验室被毁于一旦,面对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难道诺贝尔不伤心吗?
★补充资料:实验室的爆炸使斯德哥尔摩的百姓们简直要造反了,市政府当即发布命令,禁止在城内搞实验,否则将驱逐诺贝尔一家。诺贝尔被人们称为“科学疯子”。可以想见,诺贝尔内心承受的压力是多么巨大!可是,他没有停下研究的脚步,那他是怎样想的呢?
●再读“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
● 经过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
这四个年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几百次的实验,你看到了那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了吗?(始终坚持不懈,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终于取得了成功。然而,在研究的道路上诺贝尔永不满足,为了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他又开始了连续不断地加紧实验。
●(出示第八小节),让我们聚焦这一次惊心动魄的实验。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你的眼前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再细细地读一读这些文字,不要忽略掉每一个描写细节的词语,甚至一个标点。(指名读,评议,再读)
学生交流(抓住人物的眼神、心情和两个感叹号) 指导有感情朗读。
●出示第九小节:“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冲出……”(指名读)
从这段描写中你读出了什么?(忘记生死,实验成功后的欣喜若狂)
◆“成功了!成功了!”诺贝尔此时百感交集,虽然只喊出这简简单单的六个字,但他心中却有千言万语。他想到了什么?(成功来之不易,父兄的代价,四个年头,几百次失败,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这个满身鲜血,高举双手呼喊着的人,(点击)
“他,就是诺贝尔。”从这个小短句中的逗号 ,你又读出了什么?(敬仰)
●3、再读“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
现在,你对这个文章的中心句是怎么理解的呢?(3点,见书上)
四、出示遗嘱,感受“无私奉献”
1、1896年12月10日下午4点30分,这位将毕生献给人类科学事业的伟人离我们而去,享年63岁。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在他的墓碑上除了 刻有他的名字及生卒年月外,没有其肖像,没有浮华的雕饰,也没有关于他在人类历史上写下的辉煌。但他却留下了一份特别的遗嘱。
●(配乐出示)(师生共读:白---师、红----生)
2、在幼时诺贝尔就心怀美好的愿望,●(出示)齐读第四小节,到生命走向尽头,●(出示)齐读最后一节。他把自己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科学(板书),造福了人类(板书)。[[再过几天,也就是今年的10月21日是诺贝尔诞辰174周年的日子,每一个伫立于诺贝尔朴素的墓碑前的人,都有很多感触,你能提起充满敬意的笔,为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写下一段墓志铭吗?
学生思考写在书上并交流。(点评个别)
五、总结延伸
1、诺贝尔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
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诺贝尔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他的名字和在人类科学探索中取得的成就一道,永远地留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史册上。
让我们向所有为人类进步献身科学的人们致敬,
●(出示图片)希望在我们同学中未来也能有登上诺贝尔奖领奖台的杰出人才。
板书:
21、诺贝尔
献身科学
投入了整个生命
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