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868
post:490868

《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学设计

  • 发布时间:2014-06-23 16:52
  • 作者:姚萍
  • 点击量:

《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指导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有关月亮变化的知识。

4、展开想象,想象月亮姑娘后来怎么样?

 

一、            谜语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我们来猜猜看: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指名生答

师:你的小脑袋瓜可真聪明,一下就猜对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一篇与月亮有关的童话故事。题目叫做《月亮姑娘做衣裳》,谁给我们读一读课题。

指名读课题,师提示轻声,再指名读。齐读。

 

二、            学习生字词

1、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完后圈出生字和生词读一读。

2、师:刚才同学们读课文真认真,看,这些生字词都变成了一个个严肃认真的小法官,要考考大家了,请大家看清音节,自己先读一读词语。

3、你觉得有哪些字音要提醒大家注意?先提醒,再请大家跟你读一读。

4、谁有勇气接受小法官的考验?指名生读。评价:恭喜你,通过考验了;虽然没有完全过关,但勇气可嘉,继续努力。

5、刚才这几位小朋友都通过了小法官的考验,让我们开火车把小法官们送回家吧。(开火车读。)

6、去拼音指读。

6、重点讲解:

“师傅”:老师;称呼手工匠人,

“裹”

 

三、            学习课文

1、合作读课文

过渡: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把生字词学会了,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将课文读得更好,请4人小组合作朗读课文,分好工后,一人读三人听,小组内认真练习一遍。

2、汇报交流,评价。

 

3、学习第一小节

师:指名读第一小节,想一想月亮姑娘为什么要做衣裳?

齐读第一小节

4、读课文2-3小节,思考:裁缝给月亮姑娘做了几次衣裳?(三次)找出你觉得最有意思的一次,读一读。

那我们分别来看看三次做衣裳的情况,(指导朗读)

第一次:衣服做得怎么样?月亮姑娘能穿上么?怎样读?

第二次:这次衣服做得怎么样?能穿上么?裁缝师傅怎么说的?怎么读好?

第三次:月亮姑娘变成什么样子了?裁缝师傅怎么说的?读好裁缝师傅的话

 

5、月亮姑娘的衣裳最后做成功了么?(没有)为什么没有成功?(因为月亮姑娘的身材每天都在变化,量不准。)

 

月亮姑娘有哪些变化呢?请你找出文中几次描写月亮姑娘样子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并读一读,说说看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月亮姑娘五天一个变化;或者月亮姑娘每隔五天就长胖了一点,最后变得圆圆的;或者月亮姑娘的身材在不断地变化,裁缝师傅量不准。)

 

6、师:是啊,月亮姑娘有时像细细的眉毛,有时像弯弯的镰刀,有时像弯弯的小船,有时又像一只圆盘。月亮姑娘好像每天都在变化呢,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关月亮变化规律的科学知识吗?(生交流)

 

师补充:没想到同学们的课外知识还真丰富,老师来把同学们刚才说的总结梳理一下,相信你对月亮的变化规律就更加清楚了。(出示图片)我们都知道月亮是绕着地球转动的,每月的农历初一,月亮转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我们看不到月亮,这时候的月亮叫做“新月”,到了初四、初五,我们看到一钩弯月,像眉毛,叫做“峨眉月”,初七、初八,我们看到半个月亮,叫做“上弦月”,到了十五,十六,我们能看到一轮圆月,这是月亮最圆的时候,叫做“满月”,而满月过后,月亮又渐渐变小了,到了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又只能看到半个月亮了,叫做“下弦月”, 当月亮再次开始变成月牙形状时,称为残月,此时为农历二十六、二十七左右。最后月亮又回到太阳与地球之间,等待着下一次满月的开始。月亮从圆到缺的变化周期平均约为2912小时443秒。

7、师:同学们,这下你们清楚了这个故事可是根据科学依据来编成的。那请你想想看,后来怎么样了呢?

发挥想象,和你的小组成员交流讨论一下。

指名生说。

 

四、            指导生字

1、出示生字。按结构

2、读生字。

3、指导书写

 

 

小结:今天通过学习这篇童话故事,我们了解了有关月亮变化的科学知识,关于月亮,还有许多未解之谜呢,同学们课后还可以继续去查阅资料,探索月亮。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