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850
post:490850

邱桂华教学设计

  • 发布时间:2014-06-25 08:53
  • 作者:邱桂华
  • 点击量:

22、《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抓住人物的言行及作者的感受,体会到刘老师是一个对工作﹑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爱与追求的好老师。
2、感受作者对刘老师的深厚感情。初步懂得一个人对生活要有追求,要热爱生活。
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 抓住人物的言行及作者的感受,体会刘老师是一个对工作﹑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爱与追求的好老师。
2. 感受作者对刘老师的深厚感情。
3. 初步懂得一个人对生活要有追求,要热爱生活。
教学难点:
1、理解“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2、学习刘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生:风筝。看到满天飞舞的风筝,你想到了什么?(预设:学生想放风筝;想起清代诗人的一首诗《村居》)而作者看到天空中飞舞的风筝,想起了谁?(生:让他思念了30多年的刘老师。)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看一看,让作者思念了30年的刘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预:检查预习,学习课文
1、首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2、读词语:
截去      撑地       撒脱 
支撑      急速       拄着 
甩掉      转向       蹦跳
泛起      跳跃       追赶
酸涩      旋转       抓住
谁来正确地读一读这些词语?
3.你能用简短的语言说一说文中讲述刘老师的哪些故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笑谈腿疾   旋转板书    放飞风筝
二、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预习的非常好,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研读课文,欣赏精彩片段,感悟刘老师的人格魅力。(出示课件)
1、朗读课文,选出最让你感动的地方,画出相关语句,用心读一读,作简单的批注。  
2、小组内交流读书感受、补充。
三、议:全班交流,精读感悟。
师:准备好了吗?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文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
(一)、镜头一:笑谈腿疾的刘老师
1、学生交流。学生应该能从“刘老师笑着谈到自己的身残”读出他的乐观、幽默。(板书:乐观)
2、失去一条腿已是人生的一大不幸,而刘老师却笑着谈他内心的痛处,这是多么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啊。
师:我们来伴演刘老师讲一讲这个故事。(同桌互演;学生展示。)
3、刘老师的这个幽默的故事,自然也感染了坐在教室的同学。,——(齐读)
(出示)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引导理解:这一片笑声是因为            ,但笑过之后,每个人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这是因为          。于此同时,我们对刘老师也更加地尊敬,这是因为            。
4、身体残疾,却那样的乐观幽默,刘老师以他的人格魅力折服了每一位学生。
(二)、镜头二:旋转板书中的刘老师。
1、这样一个身有残疾的老师又是怎样来给同学们上课的呢?(课件)
2、学生交流。抓住“站、好几个小时、撑地、离地、急速、转”等词句感悟刘老师坚强不屈的意志和精神。
3、抓住了动作描写来表现刘老师的坚强。
每一次板书刘老师都要这样转过来,转过去,可他却从不嫌麻烦。从中你又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刘老师? (敬业)
3、指导读好这段话。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这是多么令人难忘的旋转呀!
(三)镜头三:放飞风筝中的刘老师。
1、上课、板书刘老师的这两个故事就让我们感动不已,然而,留给作者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2、你关注到了哪些令人感动的细节描写?
A 抓住制作风筝,风筝各式各样来感受刘老师是个很有生活情趣,做事认真细致、心灵手巧的老师。
B 从“决不肯”感受热爱生活、喜欢挑战自我的刘老师。
从这个“漾” 字你感受刘老师那发自内心的笑;感受到刘老师内心的快乐、乐观、慈祥,浓浓的师生情;感受到刘老师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C那么去追赶风筝就更具挑战性了,刘老师是怎样追赶风筝的?你关注到了哪些关键词句?
品味“笑着、叫着、蹦跳着、喊着”包含的乐观与顽强。感受到刘老师是一个热爱生活、喜欢挑战自我的人。
师:同学们,刘老师竭尽全力放飞的仅仅就是那一只只的风筝吗?在刘老师心目中理想的风筝是什么呢?(放飞的是刘老师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乐观向上的境界,不屈不挠的意志,与学生快乐相处的心情,对自己事业不懈的追求……)
四、延:品味心声,感情升华
对,这就是刘老师心目中理想的风筝,所以说刘老师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起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
苏叔阳就是刘老师放飞的一只风筝。(之后出示资料)
3、出示资料:苏叔阳(1938~ 至今)当代剧作家、作家、文学家、诗人。1993年苏叔阳患癌症以来,仍顽强地生活、工作着,写作300多万字,出书7本。抗癌17年,先后多次手术,苏叔阳72岁的年龄上仍然笔耕不辍,积极乐观地过着每一天。
师:读了这篇文章,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身患绝症还会如此坚强吗?”
生:是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激励着作者顽强地战胜病魔,实现了生命的价值。
师:正如他文集中的一段话:(引读)
不管我多么衰弱,
只要生命的烛火还在烧着,
我就会走,
哪怕是爬行,
也还在这路上挣扎。
师:面对厄运不低头,是谁影响了苏叔阳?
生:刘老师
师:面对病魔不倒下,是谁给了他力量?
生:刘老师
师:这么好的老师,作者怎么会忘记呢?所以在文章最后作者发出这样深情的呼喊,你能把对刘老师的思念、感激之情读出来吗?(屏幕出示这句话)
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4、此时此刻,你想对刘老师,说些什么?
5.让我们来听一首歌,送给许许多多像刘老师一样的人。(在歌声中,请你想象,如果苏叔阳三十年后又见到了刘老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五、作业超市:
 同学们,师恩难忘。你是不是也被刘老师那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精神所感动,你心目中是不是也有像刘老师那样的老师呢?请同学们看今天的作业!
一、必做题:
1.写一写你心目中的好老师。
二、选作题:
1、搜集有关理想的名言警句,制成卡片,贴在自己房间醒目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鞭策自己。
  2、搜集、查找有关“老师”的对联、诗句、名言、歌曲。
板书:
理想的风筝
                        
    笑谈腿疾   乐观                   
    旋转板书   坚强   
    放飞风筝   热爱生活

 

上一篇:胥婕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