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
一、揭示课题:
1、屏显
同学们,大屏幕上有四个词语提示,你能根据它们猜猜看是哪一本书吗?
伊索寓言
2、说说你们怎么猜出来的?
3、读过这本书吗?说说你读完这本书后的感受。
4、小结:本书给每一个初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5、屏显伊索寓言的价值。
6、这节课我们就走进这本书,领略它的魅力。
二、学习生字词:
1、我们先来扫除生词障碍。屏显
自己轻声读读这些词,把字音读准了。
2、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生词学习情况。
A舌音:馋嘴 掺杂
请你把是翘舌音的词找出来,带大家读一读。
B轻声:狐狸 葡萄
C喉咙
过渡:哪些生字的字形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贯 贯由毌和贝组成,框代表古币,中间的一竖代表古币中的孔,一长横穿孔而过,下面的贝代表钱币,贯的本义是串钱的绳子。
自己书空写一个贯字
3、学习了生词,我们一起读一遍。
三、读熟三则寓言:
打开课本,小声读一读三则寓言,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四、学习狐狸和葡萄:
(一)概括主要内容
1、我们先来学习伊索寓言第一卷的第一篇故事狐狸和葡萄,一起品读故事,明白道理。
2、谁愿意把这则寓言读给大家听?(你来)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则寓言向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谁来概括一下故事的大意。
故事说完整了,谁能用更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故事的主要内容。
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板书)
5、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是一句谚语,就出自这个故事。一起读读这句谚语。
(二)走进故事
1、同学们,狐狸说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屏显狐狸的语言)
你相信吗?(不信。)
2、为什么,不急着回答,静下心来,默读课文,把理由找充分了。
3、谁来说说你的理由?
★葡萄明明是熟的,肯定是甜的呀。
A你从哪读出来的?葡萄架上垂下几串成熟的葡萄,一只狐狸看到了直流口水。(读好)
小结:葡萄多甜,狐狸看了口水直流三千尺,怎么会是酸的呢!(齐读)
过渡:还有吗?
★它想吃没吃到,怎么知道是酸的?
A从哪知道他想吃吃不到?他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却白费劲。狐狸感到无望了,它转身离开了,边走边回头,
(读好。)
小结:这么甜的葡萄,是他自己没有能力吃到。(读一读)
4、可它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
它不想让人认为它无能 它不想让自己太难过,自我安慰一下。
小结:原来它歪曲事实的目的是为了掩盖自己的无能啊。真是自欺欺人。
五、联系生活理解寓意:
1、这是一个假借的故事,读着它你想到了哪些人和事。
(1)从他们身上你看到了什么?(狐狸的影子 自欺欺人)
这正是寓言中所揭示的道理(屏显齐读):有些人无能为力办不成事,却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2、教师总结:自我安慰可以是一种解压的方式,但不可以作为逃避现实的借口。要正视现实,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六、学习《牧童和狼》、《蝉和狐狸》:
(一)提出自学要求:
刚刚我们学习《 狐狸和葡萄》这则寓言时先了解了故事的内容,再联系故事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了寓意,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学《牧童和狼》、《蝉和狐狸》这两则寓言,完成表格填空。
|
故事大意 |
寓意 |
《牧童和狼》 |
|
|
《蝉和狐狸》 |
|
|
(二)学习《牧童和狼》
1、老师想很多同学都是听着这个故事长大的,对它再熟悉不过了,谁来说说故事大意?
(牧童多次大喊“狼来了”欺骗村民,最后狼真的来了也没有人去帮他。)
2、对“牧童谎称狼来了”这种做法,同学们有何看法呢?
★他很不诚实。
★谎言是得不到他人的信任的,相反,只会带来惩罚与报应。(从人物的表现揣测情感领悟寓意。)
狼没来
牧童:几次大叫 (说谎) 村民:闻声赶来(上当)
不禁哈哈大笑(捉弄村民) 惊慌失措(气愤)
狼来了
牧童:吓坏大叫 (真话) 村民:没人帮忙(不相信)
你能把这则故事读好吗?读出牧童捉弄村民的得意和狼来时的惊慌。
3、生活中你有经历过或见过听过类似的例子吗?
4、所以,让我们牢记这则寓言带给我们的启迪,做一个诚实的人。——(齐读寓意)
(三)学习《蝉和狐狸》
1、谁来说说这则寓言说了一件什么事?
(狐狸想吃蝉,却被聪明的蝉识破了它的诡计。)
2、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故事中的狐狸使出了同样的手法骗到了乌鸦的肉,可这次为什么却失败了呢?
(蝉很聪明),
★头脑很清醒,保持警觉 。 “察觉……有诈”
扣“有诈”理解。(“故意”点出狐狸的假心假意,“赞叹”是为吃蝉而设下的“圈套”。 “以为是蝉”“猛扑过去”——露出了真面目)
★机智。它没有相信狐狸的花言巧语,对它保持着警惕,并且很短的时间内就想出了办法,诱敌现形。 “摘下 扔下来”
★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蝉说的话
总结:聪明的蝉正是善于从别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所以才让狐狸的诡计没有得逞。
3、让我们牢记这则寓言带给我们的启迪。
齐读“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
4、在你听过的故事中,或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一些人的错误或失败能给我们提供教训?(拔苗助长、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等。)
七、总结:
1、同学们,通过今天这三则寓言的学习,我们领略到了《伊索寓言》的魅力,谁来说说?
1、结构:故事+道理
2、主人公多由动物担当。
3、篇幅短小
4、通过假借的故事反映生活中的人和事
小结:有人说:寓言是一座独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见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
板书设计:
伊索寓言
|
故事大意 |
寓意 |
《牧童和狼》 |
|
|
《蝉和狐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