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说勤奋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10个生字,会认读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3、学习课文抓住典型事例来说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掌握研读课文、明白道理、实践运用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幻灯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你们有没有想过自己将来的理想是什么呢?(学生畅谈)
是的,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妙的理想,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呢?
2、板书课题
3、解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个把握
1、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
(1)读生字词(出示幻灯片:容易读错的字)
(2)读句子
(3)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评议)
3、学生再读课文
(1)教师提出要求:
①课文主要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②课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怎样谈勤奋的?可以分几部分?
(2)学生先读课文,再以四人为小组围绕上面两个小问题进行讨论。
(3)师生交流,指导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段。
(1)找出中心句。
(2)这儿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的意思吗?
(3)把这个自问自答的句子换一个说法。(指导学生认识“设问句”)
板书: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学生齐读)
(4)过渡:的确如此,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讨论:“鲜花”在这里指什么、“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么?
(5)你能说一说这一句话的意思吗?
2、指导朗读第一段。
四、生字练写
1、自由练读生字。
2、自己记忆学习,说一说什么字感到困难,容易写错,集体讨论怎么记。
3、在课本上用钢笔描红,练习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整体把握课文论点
1、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十五课《说勤奋》(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还记得作者说勤奋的观点是什么?
二、比较研读二、三小节。
1、那么作者举例了吗?作者又是如何用这两个事例来让我们信服他的观点的?
2、轻轻打开课文,学生认真仔细地自读课文第2、3小节。
3、四人小组讨论:司马光与童第周相比,哪些地方相同的?哪些地方是不同的?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讨论前,教师点击投影,出示比较表格)
|
司马光 |
童第周 |
相同点 |
|
|
不同点 |
|
|
3、学习情况交流。(表格的完成)
交流:他们的相同点是什么?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句子知道的?
(1)司马光成功的标志是什么?
(2)童第周的成功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3)哪些句子能反映司马光的勤奋?
(4)又有哪些句子能反映童第周的勤奋?体现在哪里?
(5)可见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很勤奋,都成功了。
对于时间,有人说过: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力量;对于时间,鲁迅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对于时间,老师要说:勤奋的人总觉得时间那么短,懒惰的人总觉得时间那么长。
(6)我们再看看他们的不同点是什么?
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的。一个天资聪明,一个起步晚、基础差。
(7)那么,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事例知道了要想成功靠什么?
聪明的人一定能成功吗?为什么?
起步晚,基础差的人能成功吗?为什么?
学习到这里你想对班级的同学说些什么?说得很好。
三、引读第四节,总结全文
1、教师引读:是啊,如今,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只有-----------------才----------------
2、这一小节作者明确告诉我们要--------------(一生勤奋)
3、请同学们牢牢记住:出示: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4、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说勤奋》这篇课文,知道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以课文中的司马光、童第周为榜样,学习他们那种勤奋刻苦、孜孜以求的精神,相信你们在人生旅途中有所作为,为人民、为社会做出贡献。
四、作业
通过今天的学习,把自己感受最深的用一句话写下来,做一个书签。送给自己的朋友,或者用来勉励自己!
板书设计:
15、说勤奋
勤 奋→ …… → 理想境界
司马光(天资聪明) …… 编成《资治通鉴》
童第周(基 础 差) …… 完成蛙卵剥离手术
只有勤奋一生,才能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