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P63-64的例1、例2、“练一练”和练习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的小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能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有条理地一一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教学准备:课件、飞镖、小棒、表格。
教学过程:
一、合作探究,体验策略
(一)教学例1 (简单列举)
1、了解题意,独立试做。
(1)王大叔喜欢种花,他准备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花圃。
(2)看到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3)王大叔可以怎样围呢?会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呢?
你们能把这些围法一个一个列举出来吗?
(4)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方法。
2、汇报交流
逐个出示学生的举例让学生比较。
(有的有序列举,有的无序列举,有的列表列举)
学生从比较中逐步体会到有序、表格列举的优势。
3、揭题
回顾一下,我们采用了什么策略帮王大叔解决了问题?
象刚才那样把所有的情况一个一个的列举出来,在数学上我们称作—— 一一列举的策略。(板书)
4、观察思考
(1)刚才我们围成了4个长方形,比一比,他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周长相等,面积不等)
那面积肯定有大有小,其中有规律吗?
提醒:有个什么样的前提?
如
小结: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在周长不变的情况下,长和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长和宽相差的越大,面积就越小。
5、回顾
刚才我们用一一列举的策略找到了4种围法。实际上我们以前就用这种策略解决过问题。课件出示过去学过的知识中运用一一列举策略的地方。
通过有序地一一列举可以将答案展示的更清楚、更全面,分析问题更直观。下面我们继续用“一一列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二)教学例2 (分类列举)
1、屏幕出示例2及其场景图,自主读题。(请个同学复述题目)
猜一猜:小华可以怎么订阅杂志呢?
会有多少种不同的订阅方法呢?你准备按照什么顺序去列举?你准备怎样去列举?自己先思考思考?
再同桌交流交流自己的想法?并用简洁的方式记录下来。(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有几种情况)
(1)你是从订几本开始考虑的?如果只订阅1本,有几种不同的订阅方法?(3种)如果订阅2本,有几种不同的订阅方法?分别是哪三种?(3种)如果订阅3本,有几种不同的订阅方法?(1种)那么一共有几种不同的订阅方法?(一共:7种)
(2)用书名的第一个字代替,或者用不同的数字、符号、图形等表示三种杂志。
(3)列表的方法。
杂志名称 |
只订1本 |
订2本 |
订3本 | ||||
《科学世界》 |
|
|
|
|
|
|
|
《七彩文学》 |
|
|
|
|
|
|
|
《数学乐园》 |
|
|
|
|
|
|
|
(4)结合划√的方法
先出示三种杂志的名称,再出示订1本、2本、3本的情况,然后将订1本、2本的分为三列,说明一列表示一种订法。
师:同学们开动脑筋,不仅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列举还能找到简洁方便地方法,你们太棒了。
三、比较反思,感悟策略
1、刚才我们解决了王大叔和小华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之处?想一想,我们都是怎么得到答案的?
2、要得到全部答案,列举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指出:要按一定顺序列举,才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当情况比较复杂时要先分类,再列举。列举时可以画图、列表,也可以用文字或符号、字母等来表示。总之要把每种可能一一列举出来,并且要用尽可能简单的方法表示,让人一看就明白。
四、运用拓展,形成策略
一、练一练
(1)课件出示题目,自主读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2)你能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答案吗?把可能出现的结果一一列举在课堂练习本上。(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搜集有代表性的几种)
(3)投影展示不同的列举方法,学生说说想法。
刚才同学们列举出了小华投中两次的情况,共有6种?那他得到的环数也是6种吗?
他两次得到的环数最多是多少环,最少是多少环?
(4)刚才题目中说“小华投中两次”,如果将“投中”两次改为“投了”两次,结果还一样吗?怎么不一样?有几种情况?那么小华得到的环数可能是哪些?
五、总结反思,内化策略
提问: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指出:一一列举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列举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综合运用以前学过的画图、列表等策略,使列举的情况清晰、明了、有序,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找到所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