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529
post:490529

赵建明 《画蟹》

  • 发布时间:2011-06-27 10:00
  • 作者:赵建明
  • 点击量: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美术第三册第12课“画蟹”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蟹不同角度的观察,了解它们的相貌、形态、色彩等造型表现因素;

2、能根据自己的个人感受,画出有情趣、有个性的作品;

3、激发学生对新、奇、怪的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难点:

了解蟹的外形并用儿童画的形式表现形态各异的蟹

教学难点:

如何巧妙地构图和运用色彩,生动地表现蟹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

教师:蟹的图片、范作等

学生: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引入情境

1、谜语: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蟹)

2、FLASH动画《螃蟹歌》,说说歌曲中唱到了螃蟹哪些特征?启发学生说出螃蟹的身体特征以及生活习性。

3、认识螃蟹的身体各部位:蟹是甲壳纲的小动物,螃蟹的头部和胸部在外表上无法区分,因而就叫头胸部。这种动物的十足脚就长在身体两侧。第一对螯足,既是掘洞的工具,又是防御和进攻的武器。其余四对是用来步行的,叫做步足。每只脚都由七节组成,关节只能上下活动。

通过谜语、动画歌曲以及螃蟹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螃蟹的外形与生活习性。

(二)仔细观察,了解蟹类

导语:螃蟹只是蟹类的一种,蟹在恐龙时代就出现了,种类繁多,我国已发现的种类就不下八百种。江、河、湖、海,乃至山涧、沟渠均可见到它们的踪迹。不同的蟹的身体形状又是怎样的呢?

1、欣赏各种蟹的图片(走蟹、游泳蟹、穴居蟹,隐蔽蟹及共生蟹),了解它们的身体形状,并说说他们的形状有哪些特点?

2、启发学生说出各种蟹的身体形状,例如有圆形的、扇形的、半圆形的等。

3、师生共同总结:不同种类的蟹身体的形状也是不同的,可以说蟹的身体形状是千姿百态的,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蟹。

通过欣赏各种各样的蟹,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蟹身体形状也是不同的,了解千姿百态的蟹的基本体态,为绘画创作打下基础。将蟹身体的形状与几何图形巧妙相结合,让学生很快把握蟹身体的形状,化难为简,便于学生绘画蟹的形象。

(三)欣赏范作,启发想象

1、教师板书“画蟹”。

2、欣赏一组大师的作品与学生的习作,教师边让学生欣赏边点评。

3、学生想一想自己想画一只什么形状的蟹,应画在哪里?分析、辨别几幅图,哪些蟹的形状位置正确?哪些不合理?并提出修改意见。

4、学习勾画蟹的身体,教师进行点评,指导学生要画得大点,即可以画在纸的中间,也可以稍微偏一点,要求突出主体,形态各异。

5、学习与模仿勾画蟹的足

A:先画蟹的步足,师生讨论:蟹的个性是怎样的?它看起来是强壮的,还是瘦弱无力的?那么我们应用怎样的线条表现蟹的足呢?是刚劲有力的折线还是柔软的线条?师生共同探讨后用刚劲有力的折线表现蟹的步足。

B:教师范画,先画单线条,再画上“肌肉”,学生用手在空中画,主要表现线的力度。

C:画蟹的螯足。提示:大螯有三节,最外面的一节像一把大剪刀,有力而锋利,还可以添上锯齿和黑黑的毛。

教师在范画的过程中启发学生表现蟹的方法,如螯足,步足等反映神态、质感的细节部位的画法。在师生共同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初步感受到表现蟹形象的线条的运用。

(四)深入实践,大胆创作

分析讨论绘画的步骤:“1、想;2、勾;3、添;3、涂”。

1、启发学生先想,想创作一幅怎样的蟹的图画呢?你想画的蟹的种类、形状、动态等,学生相互讨论与交流。选择自己喜欢的动态,自主选择表现方法进行表现。

2、用线条勾画出蟹的身体形状、螯、足。

3、添画细节、背景或情节。师生交流,指出不足,选出典型作品,教师帮助修改完善画面。

4、欣赏蟹的色彩后涂上漂亮的色彩。

A:视频“蟹”,讨论蟹的色彩;

B:欣赏一组色彩鲜艳的蟹的邮票,感受蟹身体的颜色是不同的,多彩的。

C: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蟹的色彩,之后为自己的作品涂上漂亮的颜色。

绘画过程中加以欣赏、评价与反馈,以一两幅作业作为重点点评,教师当堂修改及时纠正不足之处,进而启发学生学会修改与完善自己的作品,提高学生美术审美能力与表现能力。色彩的夸张运用不仅丰富画的色彩,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及想象能力。

(五)调动情趣,积极评价

1、展示作品,共同组成一幅千姿百态的百蟹图。

2、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学生把自己作品的美妙之处告诉大家。通过互评、师评等方式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充分调动学生创造的情趣。

(六)联系生活,课堂延伸

蟹的样子这么有趣,所以成为大家最喜欢表现的形象之一。

1、欣赏有关蟹的艺术品:生活器皿、地面上的蟹、蟹风筝。

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蟹的艺术品,自己课后查查资料,课后交流。

艺术的门类是相通的,学生通过欣赏有关蟹的其他的艺术作品,了解到艺术的丰富的表现的形式,从而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与艺术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