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257
post:490257

蒋凌教学设计

  • 发布时间:2012-06-25 13:42
  • 作者:蒋凌
  • 点击量:

教学内容:

作文插图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以及社会的关联,能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的美术活动,形成综合学习的能力,培养创造精神。

2、操作目标:以个人创造与集体合作的形式参与美术活动,发挥个性,学会合作,体验探究、发现、创作的愉悦与成就感,激发美术学习的兴趣。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插图练习。

3、情感目标:了解插图及其运用,作品设计能新颖、独特。

教学重、难点:

要求在作文的精彩部分进行插图,或画好后进行描述,形成作文。

怎样用形象来表现作文中的精彩片段或主要形象。(可以在作文的关键处画插图,也可以先画图,再按照图画来进行作文,还可以边画边写,形式不拘。)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带有图文的书籍、图片、画册等;

一些优秀的作文选、电脑、彩笔等。

教学时间:

  教学调整或生成记录

学与教的主要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

   可以是各种带有图文的资料,如杂志、卡片、学生读物等。

2、分析资料特色:

   师:这些资料的特点是什么?

   生:图画与文字相配合。

   师:你们觉得文字中配上图画美吗?为什么?

   生:略。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为我们的文字配上美丽的插图。

二、感受大师:

1、感受文字:

(1)    放一段鲁迅的文学作品录音,让学生感受文学之美;

(2)    请学生把作品中印象深刻的地方给大家描述一番,可以加进自己的联想。

2、感受画面:

(1)    看大文豪在自己的文章中配的插图。

(2)    说说你看了插图之后的感受。

三、研究讨论:

1、组织讨论:

学生就以下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并选派代表上报讨论结果,有不同意见的再进行补充:

(1)    文学作品与美术插图在表现事物方面有何不同?

(2)    这二者之间有何联系?

2、教师小结:

无论文学作品还是美术插图,它们都反映了作品的内涵及精彩部分。其中,一个是用文学作品来表现对象的,一个是用插图来表现对象的。

四、比较探究:

1、学生进行讨论:

(1) “图配文”的形式与只有文字的形式,各有什么特色?

(2)  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2、交流讨论结果。

五、选择作文:

1、选择文章:

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同学的或收集的作文,选出自己感兴趣的部分,酝酿如何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

2、教师提问:

你能构思得与众不同吗?不要太程式化,要有一定的情趣。

六、课堂练习:

1、鼓励学生将与众不同的想法用画笔表现出来。

2、教师巡视指导。

七、展示评价: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

八、课后拓展:

除了给作文插图以外,还可以反过来思维,先画图再构思作文,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