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186
post:490186

胥婕 教学设计

  • 发布时间:2013-01-04 10:20
  • 作者:胥婕
  • 点击量:

教学内容:莫高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品读理解课文第二段并背诵。
   2、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过程:
  

 

学与教的主要过程

  教学调整或生成记录

 

 


一、        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我国的西北部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那就

是敦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传前秦建元二年

僧乐尊开始凿窟造像,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

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2、检查自学效果:
(1)分自然段读课文,相机正音。
(2)提问: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3、指导分段。
三、主动探究,朗读感悟
1、交流:同学们,刚才在录象上你们看到了洞窟内

有哪些景物呢?(彩塑、壁画、藏经洞),看了这些

景物,叫人赞叹不已。有一位作家参观了莫高窟以后,

就把他所看到的用笔写了下来,那么,这位作家是怎么

向我们介绍的呢?(指名分读第2、3、4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2自然段,思考:

这一段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彩塑的?自由读第

2自然段,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提

出来。
 (3)学生交流质疑,教师相机点拨。
  ①(点击彩塑)引导学生浏览各种神态的彩塑,想像

彩塑不同的样子,理解“慈眉善目”、“威风凛凛”、

“强壮勇猛”、“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等词。
  ②(点击“彩塑”中的“卧佛”)课文是

如何描述卧佛的呢?
  ③面对这一尊尊想象力之丰富,色彩之

绚丽,气魄之宏伟的彩塑,游人在观光时会想些什么,

又会说些什么?
 (4)怎样读才能让人也好像看到这些彩塑的样子?

(结合评价,指导朗读)
(5)(点击第2自然段填空题)按原文口头填空,指导

背诵。
(6)小结学法。
  ①找中心句②读文质疑③品读背诵
 3、学习第3自然段
 (1)根据学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2)讨论交流自学效果。(先以4人小组为单位

进行组内交流,再以小组的形式发表、交流讨论的结果。)
 (3)朗读体会,想象画面。
  ①(点击“壁画”)欣赏各种姿态的飞天图,朗读

体会作者优美细腻的描写笔触。
 (出示“有……有……有……还有……”的排比句式,

学习“先概括写,后具体写”的写法。)
 ②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吗?
(点击句子“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

有的……”,引导学生改为“壁画上的飞天,有臂挎花篮,

采摘鲜花的;有……”的句式。)
 ③欣赏课文插图,你能用这样的句子来介绍图上的内容

吗?(发挥想象,从游人说开去。)
    (4)引读背诵。
 4、学习第4自然段
 (1)学生用以上方法自读、质疑、讨论。
 (2)介绍“藏经洞”的发现及遭帝国主义掠夺的情况。
 (3)指导朗读、背诵。
 5、学习课文第三段
(1)介绍敦煌文化,理解“举世闻名”。
(2)由“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引导学生去联想古代

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高超的智慧,理解“结晶”的意思。
(3)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恰当意思。]
 6、学习课文第一段。
 (1)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在哪儿呢?齐读第一段。
 (2)(点击“莫高窟”)图文对照,想象莫高窟的全貌。
 四、创设情境,复述课文

学与教的主要过程

 1、同学们,刚才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欣赏了闻名世界、光辉

灿烂的敦煌莫高窟,看到了洞窟中那精妙绝伦的彩塑和宏伟瑰

丽的壁画,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它不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

骄傲和自豪。假如你是莫高窟的导游,你准备怎样向游客介绍?
 2、练习、展示、评议。
六、课外延伸,构建联系
 (击背景音乐,出示作业,两题可以任选一题。)
  1、将课文改写成导游词,说给家人、同学听。
  2、有兴趣的同学继续上网阅读、欣赏有关莫高窟的

 教学反思

图文资料。
     

 

 

 

下一篇:作文修改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