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鹿
一、导入新课
1.图片:看到狼这种动物,你对它的看法是?(我觉得狼贪婪,凶残----),你对鹿的看法呢?(我觉得鹿活泼、美丽-----)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品读课文,一起来感受不一样的狼和鹿。齐读课题。
一. 自读课文,小组合作交流检查
1. 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我们先来读准生字。
2.这课还有一些易错的字音和字形让我们在小组内先交流一下:
要求:仔细听,读准确,写端正。
3.小组交流反馈。(每组的任务人员反馈)
★绿色带领:1.选择正确的读音(一组一人一个词)
★蓝色组织:2.给多音字口头组词(其他组还有不同的组词吗?)
★黄色组织大家:3.读课文(一组一人一段)
(组员点评一下:字正腔圆、通顺流利、能注意停顿)
★红色组织:4.观察生字(一人一个字,你想说哪个字?)
染:古时候染料大都从植物中提取(木),提取出的颜色要用水化开(氵),一共要染九次才能上色,所以上面是九。查资料能帮助我们了解字义记忆字形。
二. 品读课文
1. 看来同学们课前预习的不错。让我们重新回到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透过文字你看到了什么?(按照相关要求,自己读读画画)
要求:读读第一自然段,要求读准字音,语句通顺。
画出相关的语句,标上序号,再说一说。
2. 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按顺序说说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点评:这是课文中的语句,能说说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吗?
(谁有补充吗?你来读读)板书:葱绿、生机勃勃
图片简介:一片葱绿的凯巴伯森林,位于美国西部落基山脉。有着茂密的针叶森林、宽广的山谷和清澈的溪流。森林由西方铁杉、黑松等组成。森林和高地上还有数不清的鲜花和嫩草。
3. 在这美丽的森林里,你还看到了什么?歌唱、嬉戏
(谁还有补充吗?你来读读)
小鸟可不仅仅是在鸣叫,它是在歌唱!美丽的小鹿除了奔跑,还会(图片:喝水、玩耍、追逐-----)用文中的词来说就是在——嬉戏!你瞧,把它们当成人来写,多可爱啊!你再来读读(女生再读读。)
4. 你还看到了什么?贪婪而凶残、下毒手、提防
(谁还有补充吗?你来读读)
(狼都在寻找什么样的机会向鹿下毒手,你再来读读)在鹿群玩耍时,喝水时,休息时------。(后出示录像:狼捕食)师旁白
5. 男生齐读这两句。
6. 正因为这样,所以当地居民恨透了狼。恨透的“透”在字典上有这样几个选项:1.穿通。2.极度。3.显露。4.达到饱满的程度。(2.极度)放到句子里意思是------当地居民讨厌狼到了极点。
第2自然段:
1.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人们真是恨透了狼。(按照相关要求,自己读读画画)
要求: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读准字音,语句通顺。
画出相关的语句,说一说。
你来说说:
“狩”是指带着狗对猎物进行围捕,人们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去捕杀狼。
2. 你来说说。(还从哪看出----)青烟袅袅、血泊(追问为什么?)
3.仔细读读这句话。袅袅:是指烟气上升的样子。这里的青烟袅袅,可不是一阵青烟啊,人们一枪接着一枪,连续不断地开枪,青烟持续不断。所以狼一只跟着一只,倒在血泊中。让我们再读读。(齐读)
(后再出示录像:捕杀狼)
4. 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说什么?
5. 仅仅是这画面的残酷吗?你来说说。(还从哪看出----)
6. 25年,杀掉了六千多只狼。平均每年杀掉两百多只狼,几乎每天都有狼的生命在终结。看来当地居民真是恨透了狼,要将狼赶尽杀绝。
第3自然段:
1. 没有了狼,鹿群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按照相关要求,自己读读画画)
要求: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边读边画出鹿群前后变化的句子。
2. 小组交流:
蓝色标签的同学带领大家读读鹿群前后变化的句子。
组长组织大家轮流说说鹿群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2号声音交流。)
小组帮助黄色标签的同学准备在全班的发言。
3. 小组反馈:其他小组认真地听,等会可以补充这个小组的发言。
4. 黄色标签的同学:读读变化的句子,其他组和他们找的一样吗?
5. 这是什么样的变化?(可怕的、巨大的)过渡:从鹿的王国十万只到两年时间八千只病鹿,这变化真是太可怕了
点评:(请你读读,前后变化不明显)
还有其他小组想读的吗?(这变化真大,真可怕。)
6.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原因是:饥荒、疾病导致鹿群的变化。
(饥荒:鹿太多了没有东西吃,只好吃灌木,吃完了吃小树、小树吃完了吃嫩枝,再后来只能啃树皮,啃到最后连树根,草皮也不能幸免于难。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图片)(消退,蔓延:在我们的眼前,绿色正一点点的在后退在消失,枯黄正一步步的在侵蚀在扩大。)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7. 再看看妖魔这个词让你联想到了什么?可怕,短短两年鹿就死去了六万只,疾病传播的速度太快太可怕了----)齐读第3自然段。
第4自然段:
1. 课文学到这,你对狼和鹿有没有一种新的看法?
2. 小组讨论:读读第4自然段
组长组织大家轮流说说自己的看法,要结合课文内容。
如果有不同的看法可以说说自己的理解。(注意尊重他人,用2号声音交流。)
小组帮助红色标签的同学准备在全班的发言。
3. 小组交流:我们对狼和鹿有新的看法:
狼是“功臣”,鹿是“祸首”(结合课文内容说说)
(因为狼吃掉鹿,鹿群没有那么多就不会有饥荒,同时传染病也不会游荡,而鹿-----)
4. 正因为这样,课文才说狼对鹿群和森林有功劳,是“功臣”。而鹿则是导致这场祸患的“祸首”。加上引号呢?(狼和鹿都不是人,加上引号表示特殊的意思)
5. 其他小组有别的看法要补充的吗?
(狼和鹿的故事中说鹿是祸首,其实人才是真正的祸首,我们要保持生态间的平衡。)美国总统罗斯福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决定给凯巴伯森林带来毁灭性的灾害之后,于1995年从加拿大运来首批野狼放生到落基山脉中。因人类捕杀而几近绝迹的狼,尽管至今数量依然稀少,但凯巴伯森林却因生态重新恢复平衡而又焕发勃勃生机。
四、课堂拓展及课后延伸
1.课后作业:
(1)能根据课文的板书复述课文内容,要有条理,突出重点。
(2)当一回小小宣传员:请你为凯巴伯森林的入口处设计一块警示牌,把想要告诫人们的话写下来。
2. 推荐阅读:本书作者胡勘平是中国自然林业会议人员,他拯救过塞羚羊,作为自然之友的出版物,由胡勘平主持编写的《地球家园》,至今仍被读书界认为是中国儿童环保读物中最好的一本;列入了“自然之友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