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周长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姚 梅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P39-40。
【教学目标】
言语信息:结合生活经验,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周长的含义:物体某个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的周长。
智慧技能:结合实物或图形认识周长的意义,能够类推“多边形各边的长度之和就是它的周长”,并能指出和测量出具体图形的周长,直观体会“化曲为直”的测量方法。
认知策略:经历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动作技能:在看、指、说、描、量、算等活动中,指出和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态度:体验现实生活与周长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与探究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建立周长的概念,能指出各种平面图形的周长。(亲自动手“描一描”、“画一画”理解周长的概念。)
2.理解周长的含义,在学习活动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理解周长的含义。)
一、创设情境,激活兴趣。(2’)
1. 同学们!昨天姚老师在操场上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一只小蚂蚁把树叶当成了运动场。瞧,它正在那儿跑步呢!(边说边出示:蚂蚁爬树叶的过程)
2. 这只小蚂蚁是沿着怎样的路线走的呢?(指名回答:蚂蚁是沿着树叶的边线走了一圈)
二、初步认识,感知周长。(10’)
感知:围成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周长。
看一看指一指
1. 课前,我们的同学也分成了小组,学着小蚂蚁跑步的路线,在学校的篮球场、花坛和小小农艺园走了一次。(出示篮球场、半月形花坛、小小农艺园)
2. 你们是怎么走的?边指边说: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分别描出这些图形的边线。
(我是沿着篮球场的边线走了一圈、沿着花坛的边线走了一圈、沿着小小农艺园的边线走了一圈)
3. 刚刚我们都是围着它们的边线走了一圈,这里的一圈也叫一周。
在数学上,我们把围成( )一周边线的长,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认识周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周长。
说一说
1. 找到了这些景物的周长,那我们的好朋友——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在哪里?谁来指一指?说给大家听!
(围成数学书封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2. 咦,我们面前课桌面的周长呢?(围成课桌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课桌面的周长)
3. 你还想说一说哪个物体面上的周长呢?(自由找一找,强调:围成物体面的一周边线的长)
小结:是呀!这些都是围成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周长。(贴板书:围成图形一周边线的长)
描一描
1. 认识了周长,你能描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吗?拿出水彩笔,一起来描一描《爱的课堂助学单1》
2.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实物投影反馈)你们有什么建议吗?(直线处我们可以借助直尺来描)。
3. 咦,老师这有一位同学是这样描出了这个不规则图形的周长,你有什么想说的?(首尾相接、封闭)
三、引导探究,测量周长。(15’)
拓展:围成多边形的几条线段的长度之和就是这个多边形的周长。
量一量
1. 说得好!姚老师想请出刚刚同学们描的这两个图形,它们的周长在哪里呢?怎样求?请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打开书39页,试着做一做。
(汇报交流,学生独立计算周长,再指名汇报、板书:3+4+5=12(厘米) 1+3+2+3=9(厘米) )
2. 你们算的3+4+5加出来的是什么呢?(就是这个三角形一周边线的长)那这个四边形呢?(1+3+2+3)
3. 观察这两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小结:是呀!我们把每条边线的长加起来,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试一试
1. 听说大家学会了求周长,四只小蚂蚁也赶来凑热闹!瞧!他们分别围着树叶、五角星、硬币、名片面的边线赛跑呢!
2. 在它们速度一样的情况下,怎样才能知道谁跑得快呢?(要算一算哪个图形的周长短,谁就跑得快。)
3. 要测量,就需要用到什么呢?(测量工具)直尺就够了吗?请组长拿出老师课前发的小信封(毛线)
四人小组分工合作,拿出学具盒,指名读要求:每人选择一种物品测量一下,帮小蚂蚁算算这些物体表面的周长,看看哪组能最快得出结论!如果需要,可以寻求伙伴的帮助噢!看看哪组的方法多?
(毛线、树叶;直尺、五角星;直尺、硬币;直尺、名片)
4. 小组展示。你们是怎样测量的?(板书:量、围、滚)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围:测量不规则的物体或图形周长时,先用毛线围一圈,再量出线的长度,也就是该物体的周长。
滚:圆形硬币的周长需要在直尺上滚一圈。
(你们真了不起!树叶周长用毛线围一圈,五角星边长*10,硬币在直尺上滚一圈,名片量一量)
5. 教师小结:看来,测量周长时,要根据图形形状的不同,灵活选用合适的方法,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四、联系巩固,逐层提升。(10’)
算一算
1. 看来,小蚂蚁的难题也难不倒你们,那这些图形的周长你们能算出来吗?
2. 独立完成《爱的课堂助学单2》。算好的同学,在小组里小声交流一下,看看你们有什么不同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我们小组想到了几种方法……)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第1-2个图形反馈:口答。你们想到了2种不同的方法,实际上它们求的都是什么呢?
第3-4个图形独立完成后反馈,小结:这些虽然计算方法不同,但其实求的都是图形一周边线的长。
跳一跳
1. 每个小组的智慧火花都在闪现!大家想到了不同的方法算出图形的周长。这题也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来求出图形的周长,这样的图你能看懂吗?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每个小方格边长1厘米。(边长)
2. 算得真快!老师变个魔术!如果把这两个图形拼起来,你能算出它的周长吗?(小组讨论后再交流)
(4*4=16 5*2+2*2=14 9*2+4*2=26)
重复了两条边,总和剪2个2。教师适时演示: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
五、联系实际,全课总结。(3’)
1.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地方也要用到周长的知识呢!(课件出示图片)瞧!两个小朋友正在量这棵大树有多粗,给玻璃装外框时要知道玻璃的周长,在花圃外面围栅栏时也需要知道这块花圃的周长。
这个阿姨正在量腰围呢,同学们在买裤子时就要知道自己的腰围,才能买到合适的裤子。
2. 你还想知道什么的周长?(自由说)你们猜,姚老师想知道什么的周长?(我想知道我们地球的周长!)
爱的小知识链接:课后,请你们去百度一下,谁是世界上第一个算出地球赤道周长的人?是多少?
3. 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老师送给你们一人一个美丽的书签,喜欢吗?可惜老师太忙了,这个书签还没来及剪,谁愿意帮我带回家剪一剪。你准备怎样剪?(沿着书签的周长剪)
【板书】 认识周长
围成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度 围、量、滚
3+4+5=12(厘米) 贴板书
1+3+2+3=9(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