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李春辉
教学目标:
1、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语,从而深入体悟文本内容,切身感受李时珍为修《本草》而吃的“苦”。
2、在与文本直接对话,适时补充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知道成功的来之不易,了解中华医学的博大精深。
3、补充《丰碑》继续练习抓住细节描写,感悟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以“苦”为抓手,深入学习,抓住文本的细节描写,感悟人物品质。
2、继续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良好阅读习惯。
教学难点:
通过中细节描写,感受人物身上的可贵精神品质,特别是体悟李时珍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教学准备:
李时珍的故事,《本草纲目》的介绍,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文本:
1、上节课,初读了课文,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学习了本课的第一小节,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新词,你能准确认读这些词语吗?
出示:察访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焦急 破败古寺 断垣残壁
降临 啃食干粮 长年累月
皎洁 寻访所得 笔墨纸砚
你能选用同行中的词语说一句或几句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话吗?(交流)抓住关键词,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楚地复述内容。
2、刚才是分行来看,如果把这些词语作为一个整体,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李时珍的这番经历吗?板书“苦”(同步口述:为采草药【写草字头】,夜宿古寺【写古字】,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苦”?板书“?”)
3、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入那个夜晚,走近李时珍,探询答案。
二、精读文本,走近李时珍:
(一)学习目标一:品出文字中的“苦”
1、先自己认真默读课文,在最能让你感受到“苦”的地方做上记号。
2、再四人小组交流自己圈画的词句,说出自己圈画的地方可以看出李时珍的“苦”表现在哪个方面。
3、组长总结组员发言,归纳李时珍经历的“苦”表现在那几方面。
4、抽签,组织学生小组交流──(随机进行,预设如下)
刚才大家圈画的都是文章的(细节)描写!
抓住细节描写,认真品读文章
【A、住之苦
(1)结合学生发言出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一句。
(2)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苦”从何来?结合感受说具体。并结合感受读一读。
(3)他们住的是一座怎样破败的古寺呢?
(5)从住的地方来看,环境如此恶劣,古寺如此荒凉、简陋,李时珍的经历真可说是“苦”。
B、吃之苦
(1)结合学生发言出示“啃干粮”一句。
(2)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细读课文,看看有没有哪个字特别吸引你的眼球?“啃”,读出你对“啃”的体悟。再指名读。
(3)从吃的角度来看,李时珍的经历真可说是“苦”。
C、工作条件苦
学生汇报,谈体会。
从工作条件来看,李时珍的经历真可说是“苦”。】
(二)学习目标二:悟出李时珍眼中的“苦”
从住到吃,再到工作的条件,李时珍的这番经历可真是一个字──(苦),李时珍又是怎样看待这“苦”的呢?
1、迅速浏览课文,找出答案在哪一小节?
2、认真品读这一小节,说出你的体会。
抓住细节描写,认真品读文章
【3、出示第7小节,指名读。
4、李时珍眼中的“苦”,你找到了吗?(结合学生回答点红“苦多了”和“吃点苦”,其中“多”和“点”突出)
5、再读读这两处,你有什么困惑吗?
(预设学生质疑:到底苦多还是苦少?)
6、让我们回到那个夜晚,边读边走进李时珍的内心,探寻他眼中的这份“苦”。指名分角色朗读3-7小节(找李时珍,找庞宪──齐读,老师读叙述部分)。
(两个对比:1、“破庙”和“家里”;2、“万民得福”和“个人吃苦”)】
“长年累月”——长年累月——饥餐渴饮 长年累月——晓行夜宿
长年累月——翻山越岭 长年累月——跋山涉水
# 第4小节处
a、随机采访──这里这么脏,你怎么一点儿也不惊讶呢?(见得多了,吃苦值得)
b、原来,面对这破败古寺,李时珍能如此平静,都是因为他心里想着(出示并引读“吃点苦”一句)
c、让我们一起体会一下李时珍此时的平静,齐读第4小节最后一句。
(2)第5小节处
a、接着分角色读,至小节末(提醒:读书要注意声情并茂)。让学生观察扮演李时珍的同学的表情,有什么问题想问吗?(那么苦,为什么还会笑?)
b、让扮演者回答。这浅浅的笑,告诉我们,李时珍一心想的还是(引读“吃点苦”一句)
(3)这样的想法,这微微的笑容,感染着李时珍身边的每一个人,难怪徒弟庞宪会说(引读第6小节)。
7、20、50,这样的数字在李时珍身上还有很多,出示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的经历数据。指名分条读。
8、看了这样一组数字,关于这“苦”,你又有什么感受?(扣住“苦”)
9、是啊,可就算历经千辛万苦,李时珍还是认为为了修订《本草》,吃点苦是(值得的)。【认为值得!——以苦为乐,甘于付出】
(三)学习目标三:体会李时珍修订《本草》的科学态度
过渡:李时珍不畏艰苦,一心想的就是《本草》,那就让我们走进他编撰《本草》的不眠之夜,走进书中的一个个药方,说不定,你还能品出另一番(苦)。
1、默读8-13小节,找一找课文中提到的药方,圈画下来。
2、在最能体现李时珍修订《本草》科学态度的词句下画波浪线。思考,这些词句体现出李时珍怎样的科学态度?
抓住细节描写,认真品读文章
【1、结合学生回答出示文中5个药方名称。
──第一条指名读
──第二条女生读
──第三条男生读
──最后两条最不易区分,齐读。
2、“鸡肠草”“鹅肠草”这两个药方的背后还有一段小故事呢。【出示第12节】(鸡肠草……和生嚼无涎……两个省略号意思的不同)
── “端详了一阵”,神情专注的李时珍给你印象?(认真)
──“放在嘴里嚼嚼”,李时珍在亲尝草药,细细品位,你从这动作中又品出些什么(不怕危险,严谨认真)。
3、其实《本草纲目》中,许多药方都是李时珍这样通过亲身实践得来的。翻开《本草纲目》,了解一个个药方的来历,相信你对李时珍经历的这份苦一定有了全面的认识,这个问号可以消失了吗?如果要换个标点,你想换为?(!等,让学生说理由──太苦了,甚至要付出生命)结合学生发言引读──李时珍的内心仍然回响着同一个声音(出示并齐读“吃点苦”一句)
三、回顾全文,感悟写作方法:
过渡:课文学到这里,《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故事基本结束,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这篇课文。
1、出示填空题:
本文记叙了李时珍不顾( ),为修订好《本草纲目》住( ),啃( ),在月光下亲尝( ),认真( )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 )的可贵精神和( )的科学态度。
2、作者是如何表现李时珍以苦为乐,认真严谨的品质的?【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品质】
3、出示课文最后一节:课文结尾不是写寺内的人,而是写寺外的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侧面描写,衬托人物形象】
四、补充阅读,拓展训练:
学习目标四:补充阅读:《丰碑》【生本语文书第19课】,着力研究细节描写的作用。
一、认真阅读《丰碑》,思考:军需处长是( )的人,将军是( )的人。
二、文章哪些细节表现了人物的这些品质,请在书上勾画出来,并适当在圈画的细节处做批注。
附:板书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 苦?!
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