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的墙》第一课时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张薇
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童话,作者以清新浅显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可爱的小故事:爬山虎给光秃秃的墙壁装点上绿色的生机,迎来了黄莺悦耳动听的歌唱。展示出黄莺、墙壁和爬墙虎之间真诚的友情。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掌握本课生字读音、字形,其中“糙”、“委屈”、“莺”、“藤”、“模”的读音要特别注意,“委”“藤”“烫”“喉”字形要掌握准确。
2、 能大致概况出故事大意。
能力目标:
1、 能通过小组合作,掌握重要的生字读音、字形,并组词。
2、 有感情地读课文,能在老师指导下读出文中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
情感目标:
认识到友谊和乐于助人的重要性。
在研究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说重难点:
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仍然在于读通、读懂课文,识记重要生字读音字形、理解重要词语的意思。本课中,“糙”、“藤”“莺”的读音和“委”“藤”“烤”“烫”“喉”的字形要重点掌握。难点在于正确书写笔画多的几个生字:“藤”“烤”“烫”“喉”以及读出不同角色的感情特点。
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学法
我主要采取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和老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学习,发展语文能力。而学生则在自主探究、思考评价、模仿改进、总结反思等方法中得到提升。
五、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通过预习课文,你们知道了“绿色的墙”指的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是的,这绿色的墙原来指的是爬满了爬墙虎的墙壁。出示图片,看!这就是爬墙虎。今天我们就来交交几个新朋友,读读一篇新课文,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 出示4人小组合作读课文要求:先标出自然段序号,对照生字表画出生字词,然后组内进行自由分工读课文,并把生字送回家。1人读时三人听,如有错误,组内进行交流进行订正。
2、 出示生字词:毛糙 委屈 黄莺 模样 藤 烧烤 发烫 歌喉
3、 4人小组上台朗读课文,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在同学们自主交流的基础上,正音:“糙”是平舌音,“委屈”的“屈”读轻声,“黄莺”的“莺”、“藤”是后鼻音,“模样”的“模”是个多音字,板书另一个读音。这里读“mu”
4、 指导难读的句子“一堵墙靠着楼房的水泥墙,又白又毛糙,见到的人都说:“看着是不舒服!”墙觉得很委屈。”
“从那天起,爬墙虎爬呀爬,不停地爬。夏天的太阳烤得墙面发烫,爬墙虎却爬得更起劲。”
(三)再读课文,融进感情
4人小组自主分工分角色读课文。上台表演。本文形象个性鲜明,浅显,小朋友通过模仿、表演将角色形象以自己的解读呈现出来。
(四)三读课文,感悟道理
1.老师提问:“文中水泥墙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同学们用笔画出来,读一读”
请学生交流,出示“一堵墙靠着楼房的水泥墙,又白又毛糙”“不久,墙面上就一片绿色了。
”
2.想象一下,又白又毛糙的墙是什么样子?绿油油的墙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出示图片,如此生机勃勃的墙壁,自然引来了鸟语花香,带给人美的享受。光秃秃的墙壁能变得这么绿意盎然,是谁的功劳呢?
生谈爬墙虎的帮助。爬墙虎与墙的友谊让墙壁变了样,在文中你还看到了谁与谁的友谊?
生谈夜莺与墙的友情,给墙壁带来了美妙的歌声。
3.小结:真诚的友情带给别人快乐,也带给自己欢乐,我们应该从夜莺、爬墙虎和墙这个美丽的小故事中得到一些启示,多帮助别人,收获真诚的友谊。
(五)总结课文,识字教学
1.学生自主交流本课生字的识字好办法。如“烫”可以联想在火上烧煮的汤,自然就很烫。
2.老师在学生汇报基础上提醒重要字形。“委”上面部分最后一笔是捺,“藤”右下部分的书写要注意。“烤”字和“考”对比记忆,“喉”和“猴”对比记忆。
3.学生书空,拿出习字册进行书写,教师巡视并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