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179
post:489179

l练习3

  • 发布时间:2013-01-05 16:58
  • 作者:甘泉
  • 点击量:

 

练习3(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戏曲有关的谚语。

2、读背《幸福》,通过和续写的对比诵读增加积累。

教学重点难点:     

1、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悟出六句谚语的意思。

2、通过续写、诵读,体会散文《幸福》的情感内涵,从而积累、丰富文化知识。

教学过程:

一、教学语文与生活中的谚语部分

1、回忆以前学过的谚语。(学生说,教师及时点评:有的和气象有关,有的喝农业有关,有的喝学习有关)

2、师总结谚语,并和歇后语相区别。

3、学习练习中的谚语。

师:这些谚语都和戏曲有关,我们一起读一读。

4、你能联系生活中的例子来说说对这些谚语的理解吗?(例子学生自己举)

参考: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在台上表演三分钟,需要在台下练十年的功夫。形容要想成功就要付出超人的努力。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为师的人只是把你领进知识的大门,更多更深的知识和道理还要靠你个人的勤劳和悟性去钻研。

     要练惊人艺,须下苦功夫——要练就一身出众的技艺,一定要下一番苦功夫。

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要想精通戏路子,全靠小时候刻苦用功了。

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手艺人有一技之长,社会存活能力强。技艺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到那时,就可以毫无畏惧了。

     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学吹笛子要一百天才能学会,学吹箫要一千天才能会,要拉好小小的胡琴都能把腰累折。比喻要做好什么事都不容易。

6、你还积累了哪些和戏曲有关的谚语?

 (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练到老,唱到老,学到八十不算老。)

7、齐读谚语。

8、学了这些谚语,我们知道了,要想掌握戏曲艺术,必须——(生回答)

 (从小苦练功夫,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才能卓有成效)

9、出示练习题,巩固谚语。

二、教学《幸福》

1、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幸福吗?你感到幸福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爸爸妈妈爱着我,我幸福。

生:因为我有许多好朋友,所以很幸福。

师:你幸福,我幸福,我们大家都幸福,但对于幸福的理解却各有不同,柯原的散文《幸福》用诗一般的语言阐述了“幸福 ”的真谛,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师范读)

2、师:你能告诉我,柯原认为的幸福是什么?

生:幸福就是奉献!

出示:幸福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献。一起读。

3、诗中的“树、桥、蚕”奉献了什么呢?

树奉献了绿荫和果实;桥奉献了它的身躯,连接了道路;蚕把用生命换来的丝奉献给了人们,为世界留下一片光洁,一片华丽。

4、那它们幸福吗?你能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

   树在风中飒飒地歌唱!桥欢乐地与小河絮絮谈心。

5、是啊,因为奉献了,所以幸福着,你能把你体会到的幸福用朗读的方式表达出来吗?

6、指名读,齐读。

7、幸福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一起制作一张幸福卡吧。愿我们都能因奉献而幸福永远。

(每人发一张彩色卡片,即幸福卡。学生在上面续写<幸福>

8、传递幸福:小组上台交流幸福卡片,并把幸福卡送给别人。

 

 

 

 

 

 

 

上一篇:潘燕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