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157
post:489157

袁萍的教学设计

  • 发布时间:2015-01-23 16:51
  • 作者:袁萍
  • 点击量:

16  黄山奇松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这节语文课老师想让同学们轻松点,我们去游览一座大山,是哪儿呢—?

板书:黄山

2、学生用一句话介绍黄山。

3、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课件出示黄山四绝)今天,我们来一同学习,尽情饱览四绝之首的黄山奇松。(板书奇松)

4、课题质疑:读了课题,谁的脑海里冒出一个大问号?

梳理学生的疑问

(预设可能的疑问:黄山松奇在哪?黄山奇松是什么松?)

要知道答案,咱们就要课文中了解。先来看一看这些生字词你会读吗?

二、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词:宾客 玉屏楼  荣誉  屹立  陡崖   卧倒  

2通过预习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哪些字的字形需要提醒的?

A、读好“玉屏楼”,出示课文中的话: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

1)谁能通过这个句子了解玉屏楼?(理解为的一处观景的地方。)

2)理解“黄山绝胜处”是什么意思?(黄山最妙的观松处=黄山绝胜处=玉屏楼)

当我们理解词语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也许就能找到答案了。

B、我们在写“卧”这个字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它的笔顺,拿出右手食指,跟着老师书空。左边最后一笔是竖折。右边是个萝卜的卜。左右结构的字,要写的左窄右宽。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93页,在书上描一个“卧”。

3、老师这儿还有一些词语,谁愿意读一读。

潇洒挺秀    姿态独特    千姿百态   

饱经风霜   郁郁苍苍  充满生机

枝干遒劲    枝干盘曲    天然盆景 

这些词语都是形容什么的?(黄山奇松的外形特点)

4、这篇文章并不长,大家也都预习了,对于课文的朗读,老师只检查一句话,看看你们能不能把这句话读通顺,把标点读准确。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  (谁来试一试)

三、感悟黄山松的奇特,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黄山是“无石不松,无松不奇”的,黄山松“奇”在哪里呢?现在让我们走进入这块美丽、神奇的土地,去欣赏美丽的黄山奇松!

1)迎客松                 奇松傲立玉屏前,

阅尽沧桑色更鲜。

双臂垂迎天下客,

包容四海寿千年。

出示诗歌,猜一猜:描写的是哪一种松树? 板书:迎客松

小组合作学习

1、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

2、思考:这是一棵(           )的迎客松。说出相关理由

3、把你的感受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一听

▲出示填空:这是一棵(            )的迎客松。(姿态优美、充满生机、枝干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也可以是自己想出的词语。)

师:刚才有同学提到了姿态优美,迎客松的姿态优美在哪?

师:你说说看它怎么姿态优美呢?(出示迎客松图片)迎客松,黄山奇松之首,列入世界遗产名单。它的姿态优美主要是在中一丛青翠的枝干——

师:我想知道除了姿态优美还有没有其他的特点?(饱经风霜、郁郁苍苍)

师:“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形容经过很多艰难困苦)

师:饱经风霜通常来形容什么?(人)你能用饱经风霜说一句话吗?

师:书中用饱经风霜来形容迎客松,你觉得它有多大的年岁?

师:诗中这样写道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寿千年。多少岁了?

师:近千年,可能经历过哪些磨难呢?(风吹  雨打  闪电  雪灾)。

师:配图片介绍(迎客松屹立在海拔1700多米的悬崖,饱受风吹日晒,经历了上千次狂风、暴雨、大雪,按理说,这棵树早就会怎么样?)直到今天这棵树还是傲然挺立着,在黄山之巅迎接世界各地的人们。这还是棵怎样的树呢?(生命力旺盛、顽强、充满生机)

师:面对这样一棵奇松你想对他说什么?(读出你的赞美、读出它的顽强、读出你的佩服)

人们一提到黄山的松树,就马上会想到——迎客松;一提到黄山,也会马上想到——迎客松,引读——“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其实迎客松已经不仅是黄山奇松的代表,是黄山的象征,更是国之瑰宝,你们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客厅就有一幅巨大的迎客松图,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象征了。咱们一起来读,让我们试着把这迎客松移进我们的心里,让迎客松那优美的姿态深刻在你的脑海中。

奇 在   板书:姿态优美

让我们用刚才的方法,再去看看其他的松树又奇特在哪里?想一想、画一画、填一填:

全班继续思考、交流:你认为这是棵(                 )的(        )客松?从哪儿读出来的?

书:陪客松  

▲出示填空:

这是一棵(            )陪客松。

预设:高大、美丽

1看图,出示资料:在玉屏峰前文殊台上。陪客松亭亭玉立,姿态秀丽,似长年累月既陪伴游人观景,又陪游人小憩,故名陪客松。该松约高有十多米。有诗赞曰:玉屏楼上客如梭,美主年年忙张罗。不语奇松能职守,无间风雨笑颜多

2、这样一客高大、挺拔的松树,奇不奇?

奇 在   板书:高大美丽

3板书:送客松

送客松

▲出示填空:

这是一棵(            )送客松。

理解:天然盆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盆景是经过园艺工人修剪出来的,而送客松却是(天然形成的)。培养送客松这棵天然盆景的园丁是大自然,从这儿我们感受到它的神奇。

有诗赞曰:岩前倩影侧枝伸,青翠容颜满面春。黄海大夫真好客,天天挥手送游人。

奇在  板书:姿态独特

多么好客的送客松啊,你能把他的热情读出来吗?指名,齐读。

指导背诵

1、三大名松的确美,的确奇,美在姿态优美、奇特,更奇在它们仿佛通了灵性,好像成了黄山的主人:有的伸出手臂,把你迎上山;有的伴你左右,陪你看风景;还有的送你下山,伸出长手臂,向你告别!想象一下他们会对游人说些什么呢?

2、这真是三棵姿态优美、独特的奇松,作者采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三大名松的风采,下面我们在小组内分分工,合作把这三大名松记在我们的脑海里,好吗?

3、老师发现这组的同学们很聪明,他们在背的时候,每个人的分工都和文本的结构有关系,先是总写,然后分述。你们发现没有:迎客松写了三句话,陪客松只一句话,送客松两句话,看来写作的技巧还在于详略得当。

 

三、感受黄山松的千姿百态,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这三棵奇松是黄山最具代表性的,其实黄山上还有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奇松,想看吗?(出示图片)

这么多的松树,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千姿百态、各种各样、姿态万千)   板书:千姿百态

2、出示第三小节,引读。课文中的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板书:……

通过查阅资料你还知道黄山松中还有哪些奇松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番:

补充仿写 :   

 1、黄山松千姿百态,有点形似孔雀,有的样如(                       ),有的形若(                   ),有的(                ……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2、黄山松千姿百态,有的相依相亲如连理  ;有的(                     )如雄鹰;有的(                     ……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3、的确,黄山松不仅姿态独特,而且黄山处处都有它们的身影。

有这么多千姿百态的奇松的装点,才使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黄山松的千姿百态,齐读第三段。

三、总结全文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欣赏了黄山奇松,(指着板书)你看,多有礼貌的黄山松啊,客人来了,他们迎客、陪客、送客,他们不仅姿态独特而且千姿百态。                                                             黄山松还奇在哪儿呢,下节课我们我们将结合课文的第一小节和相关资料进一步去认识黄山奇松。

四、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16 黄山奇松

          迎客松          姿态优美、

           陪客松          高大挺拔

          送客松            姿态独特

……             千姿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