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指尖上的舞蹈
南师附小 孙权
■教材分析
《指尖上的舞蹈》为《小学信息技术》4年级第23课《小丑演出》的内容。本课主要通过按键控制来实现造型切换、特效的实现、人物的动作等。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学会了在Scratch里导入角色,设置背景等,有一定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按键控制、人物动作、特效实现、造型切换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学会归纳、总结的方法。
学会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由程序编写找出内在的规律,感受程序编写带来的乐趣。在交流学习中,体会合作学习带来的进步。
4.行为与创新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勤于实践,在经验分享上提升自身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运用按键控制实现造型切换、人物动作、特效的完成等。
2.教学难点
学生在学习按键控制中归纳、总结以及自主实践、创新的部分。
■教学方法与手段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交流合作,共享学习经验;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课前准备
1、机房、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与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一、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
1、 游戏导入 学生在玩游戏时的启发 2、归纳总结学生的所思所得,将其作为今天这堂课的学习内容。 |
游戏导入,预设生成 在学生玩游戏的过程中,让其感受游戏的精彩,同时激发他们对游戏制作方法的兴趣,从而为本课的设计提供创作源泉 |
二、任务分析 层层推进 |
1、先由按键控制开始,让学生明白其含义,通过动手操作,初步了解它的过程、方法。 2、由学生得出的内容引出后面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按键控制基础上明白可以实现一些其他的效果。 3、学生在动手操作后,对按键控制进一步明确,通过给人物进行效果的设计,达到本堂课真正的效果。
|
清晰过程、尝试分析 按键控制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所有的一切效果都是围绕他展开的。 |
三、学生交流 拓展提高
|
1、学生给人物设计效果,在实践中理解按键控制的含义。 2、学生展示设计效果,并将自己的作品向大家介绍。 3、看了大家的作品,你有什么启发,请将您的设计再改进改进。 4、交流反馈。 |
反复练习,解决难点 学生在设计人物效果后通过实践、展示、再实践、再展示,让自己的作品完善,在完善中对按键控制有深一层的理解。 |
四、总结归纳 课外延伸 |
1、说说今天这堂课的收获
|
合作学习,经验共享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不仅是对课堂知识的总结,其实也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察,信息技术的课堂不仅让学生去做,也要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
板书设计:
指尖上的舞蹈
按键控制
造型切换
特效
动作